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
美國經濟簡介

2006 GDP, PPP and OER chart 從不同數據中都可看出美國佔全球生產總值的兩成到三成,購買能力指數(Purchasing power parity)為運用匯率轉換計算出各種貨幣的購買能力。

產品與服務 Goods and Services

一個國家的經濟包含該國在產品與服務上的生產力,國內生產總值(GDP)則是由美國國內勞工與資產所計算出來的衡量標準。

勞工運用資本與自然資源製造產品與服務,自然資源指的是地球供給人類的資源,包含空氣、水、樹木、煤 礦、土壤等等。

資本則包含實體的資本如機器設備、技術(高低各種類型),也包含智慧財產的資本:如著作權、專利權、 商標權,還有人力資本:包括訓練、技能、經歷等等。

美國境內多數自然資源來自於私人、企業擁有土地,或是向政府、各州租賃的土地。政府針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制訂規範,如控制污染程度等規範。

雖然包含石油在內的部分礦產已非產出顛峰期,但美國的礦產資源仍然豐富,還擁有富饒的農場土地、宜人的氣候、以及臨太平洋與大西洋兩側、墨西哥灣的廣大海岸線,河川自大陸內部流經廣大腹地,與加拿大邊境的五大湖更提供了海運的選擇;進步的水路、鐵路、高速公路與空運機能,讓國內五十個獨立的州成為單一的經濟體。

美國的技術與其他實體資產多半屬於個人或私人企業,其經濟發展在資訊科技產業上尤其亮眼,主要來自於過去十年的生產力大幅提高之故;政府針對資產的購買、銷售、與使用設立一定的標準。

智慧財產原則歸屬於個人、企業、大學與其他研究單位,全球盜取自美國受版權保護之電影、音樂光碟、軟體、受專利權保護之設計作品的價值,估計每年超過美金數十億元。

美國在1863年內戰後廢除了黑奴制度,其後所有的美國勞工都擁有自主的工作權,依據薪資選擇自己的老闆,或為自己工作 – 亦即自行創業。政府則在招募與聘僱員工方面訂定規範。

為了提供產品與服務,企業經理人必須針對員工、資產作規劃並擅用,依據市場訊息運用自然資源;在傳統企業架構下,管理採由上而下的命令方式,就如在典型的工廠環境中,命令由執行長向下一層一層傳遞,目的在於有效提昇整個企業的效率、透過其下主管將指令傳達給基層的工作場所管理人員。

部分公司則採用較為彈性化的組織架構,特別是高科技產業中,高技術人才在產品的研發、修改、客製化等工作上效率很高,這些公司將組織架構「扁平化」,減少經理人數量、授與跨領域團隊更大的授權;工作小組以任務編組方式組成,在專案完成後該小組隨即解散,納入其他工作團隊繼續面對其他任務的挑戰。

那麼,美國國家的經濟到底生產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