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
美國經濟簡介

重要的能源資產 All That Energy

windmills in Colorado's Rocky Mountains 可再生能源包括風力發電,如圖中科羅拉多州落磯山脈所生產的電力,可提供美國將近6%的能源供應。(© AP Images/Ed Andrieski)

美國經濟的發展消耗了許多能源 – 2005年耗用能源達99.89*10005 的Btu(British Thermal Unit, 英國熱量計算單位),幾乎所有在美國產出的能源都用於國內、而且進口的數量更大。

「化石燃料 – 包括沒礦、石油、自然瓦斯 – 目前提供美國85%的能源需求,提供整體電力需求大約三分之二、以及幾乎全部的運輸用能源補給」,美國能源部提供了以上的能源數據。

能源部預測美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會維持幾十年的成長趨勢:「即使我們積極研發、運用全新可再生的方法、加上核能技術,仍然不可避免這種趨勢」。

只有不到8%的能源供應來自於核子能源、不到6%的能源來自於可再生的水力發電與生物發電。

在全球能源需求增加時,價格也愈來愈高,特別是在像中國和印度這些快速發展的國家中尤其明顯;值此同時,能源的供應、尤其是石油能源,控制權逐漸落入主要經濟體之外國家的國有企業手上。

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能源供應仰賴進口,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石油,2006年平均每天要耗用2060萬桶的石油,幾乎是全球使用量的四分之一,而美國對外來能源的需求也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議題。

「因為既有的石油替代能源很少,即使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供應來源消失,都有造成數千萬美國人民經濟危機的可能性」,這是一份能源安全領袖會議提出的報告結論。

2006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chart 美國和中國式電力耗用排行榜的第一、第二名,正與其經濟規模成正向關係。

透過更有效率的能源運用、藉以保護能源的存續,以及研發化石燃料之外的替代能源供應,是美國的政策目標,但要達到政治上的一致性來達到這些目標,卻相當困難。

oil refineries in Texas 圖中看到的是位於德州的石油提煉場,全國的石油提煉場、每天必須供應國內約2060萬桶的石油,才能滿足經濟發展所需。 (© AP Images/David J. Phillip)

美國已經找出一些提高能源效能的方法,目前每創造一塊美元的國內生產總額(已針對貨幣通膨影響作過調整)、所需耗用的石油僅需1970年代石油價格震盪期間的一半,原因為何?因為目前經濟擴張產業對能源的依賴降低,也提高了汽車能源效能標準,還使用電力能源取代石油。

即使如此,在2004年美國的能源運用效能、仍然位居除加拿大之外其他主要經濟體之後。

2005年由國會通過的能源法,提供多項獎勵,像是貸款保證、減稅、補助能源產業(包括核能來源、生物來源如酒精能源、以及化石燃料等產業。淨化煤是主要的目標 – 美國是煤礦的生產大國;該法條也有限度地對於能源有效運用有所改善的家庭、購買節能交通工具者,給予減稅的獎勵。

為了環保與經濟發展的因素,部分州政府、特別是加州政府,已經較聯邦政府先一步提高了家庭、公司以及交通工具在能源運用的標準。

聯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仍然為了如何達到保障能源安全爭論不休。

外資對美國經濟是否會帶來任何問題?

 

 

外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