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媒体重新构建全球化社会戴尔·佩斯金(Dale Peskin )和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
| |||||||||||||||||||||||
---|---|---|---|---|---|---|---|---|---|---|---|---|---|---|---|---|---|---|---|---|---|---|---|
|
信息技术的创新将人类推入一个民主媒体的 时代,几乎人人可以随时获得新闻和信息,同时又成为新闻创作者和撰稿人,此 种现象导致新闻以非传统的方式传播,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 我们使用电子媒体的共同体验对我们获取的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何影 响?在人人都可以充当新闻记者、出版人或资料员的时代,新闻制作者和编发者 有何行为准则?这对我们的全球化社会意味着什么呢?
这些问题是《自主媒体》的核心所在。"自主媒体" 是媒体中心四年前在描述 一种新现象时创造的用语,指的是人们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从无数来源摄取信息, 从而得以参与制作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新闻和信息。 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Google)是一种表达形式,其宏大使命是将全世界的信息 加以组织,使得个人能够主宰自己的世界。人们能够搜索和找到反映个人喜好的 信息并基于该信息采取行动。个人所能获得的新闻和信息不再由凭借巨大权力或 财富而掌控传播手段的机构来决定。 博客(Blogs)是又一种表达形式。这些网上日记将世界各地的人们及其思想编织 在一起,全球之声[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等网站从具有独特经历与文 化背景的普通人那里汇集新闻和视角。它们的感染力如此强烈,以至于有人建立 了http://www.technorati.com 等网站来跟踪逾2500万个博客 网站──占全部博客电子日记的四分之一。 第三种表达形式是新兴的国际卫星频道。媒体的民主化发展使世界上各种文 化都能使用无线电波。有70多个国际频道利用低成本的数码技术和卫星将各种观 点的新闻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英国政府出资经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拥有数百 个频道和互联网网站,在全世界的覆盖面达1亿人,使用43种语言,这无异于建立 起一个新型大英帝国。半岛电视台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地区捍卫媒体自由并且对阿 拉伯世界的思想产生影响。半岛电视台计划于2006年晚些时候开始进行全天候英 语新闻广播,以扩大影响。 "自主媒体"还包括无处不在的个人媒体装置,这些装置构成了威力最大的媒体 连接──即口头传播。至2005年年底,逾20亿人──占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 拥有手机。全世界每年售出近8亿部新手机。到2008年,估计将有6亿人能够使用 高级数码相机拍摄各类事件,很多人的手机具有这种功能。这些装置将造就一代 "全球信息人",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同时创造、制作、分享和参与生活。 全球网络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刊登新闻、感想、观点和图像。 从这一进程中出现了"自主媒体"中最有威力的表达形式──参与。人人参与新 闻创作,人人从中产生影响。 "自主媒体"的一个特点是传统媒体机构之间关系的变化。"自主媒体"是一个自 下而上的新进程。在此进程中,新闻制作者很少、或几乎不受编辑监督或正规新 闻制作程序的支配;相反,媒体存在于很多同时进行的分布式传播过程,它们在 互联网的社会网络中或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或如昙花一现,转瞬凋零。 公民个体或群体收集、报导、分析和传播新闻与信息的行动对传统新闻机构 及其记者构成极强的竞争,但二者在目的上可能并无差异,即提供民主社会所必 需的独立、可靠、准确、内容广泛而又具有针对性的信息。 不久以前,"自主媒体"只能在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新闻媒体之外“敲边鼓”, 但今日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表达形式。地方社区、工商界、政府部门、评论家、独 立新闻记者、专栏作家、新闻院校,甚至连新闻机构都开始利用这一形式。主流 媒体纷纷开展有关项目,此类项目借鉴于拥有数万名公民记者的"啊,我的新闻 "(Oh My News)[http://english.ohmynews.com/]网站。在韩国这个技术发达、 单一议题往往主导政治讨论的国家,该网站在创立三年以后即被认为在前政府垮 台和削弱韩国媒体大亨权威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倍受尊崇的新闻业目前处于一个罕见的历史时刻──它作为新闻守门人的特 权正在受到新技术和竞争对手以及它所服务的受众的威胁。 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引发了有关新闻业的核心价值的激烈争论。显然,新闻业 正处在对自身重新定位和调整以应对各种变迁的过程中。争论的中心内容是控制、 信誉和盈利等关键性议题。 是否任何一位公民都能够充当记者?许多传统职业新闻记者对参与式报导者──特别 是博客──不屑一顾,认为他们是以个人利益为重、没有技能、不遵守核查事实、公正、 平衡、和客观等职业标准的外行,而许多博客则把主流媒体视为傲慢、排外、把自身私 利和经济生存置于维护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之上的特权阶层。 大多数传统职业记者不了解的是,尽管新闻参与者缺乏技能或新闻培训,但 是互联网本身发挥了编辑的作用。不同的是,具有编辑功能的判断往往是在事后 而不是在事前,而且不被当作重要的环节。在这一信息生态系统中,公民们不断 地相互通报、传播、纠正新闻。一条报导不再因截稿期限或发稿期限而被限定, 而成为一个有机体,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多种媒体形式不断变化。报导除受众以外, 它不属任何人所有。 这种方式具有多变性,它注重的是公布信息,而不是过滤信息。社区内的讨 论对所有人开放。与此相反,传统新闻机构的特征是在刊登新闻之前加以过滤。 编辑和记者相互协作,但他们之间的讨论并不接受公众的监督或参与。 参与式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新闻制作的结构和机构。传统媒 体是基于商业目的而设立的等级制组织的产物,经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广告营利。 传统媒体重视的是严格的作业流程、利润和公正性,而参与式新闻是由重视对话、 合作和平等主义的非营利网上群体所创造的。没有证据表明参与式新闻需要受过 传统培训的记者充当主持人或协调人。许多博客网站、论坛和网上社区没有这样 一位中介人也能够有效运转。 有人认为,电子媒体对传统的信息消费和信息传播方式的破坏充其量不过是 一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它一方面给传媒公司造成短期的冲击,另一方面为新 一代通信巨头提供了新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谷歌、微软和雅虎等网络公司成 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守门人,削弱了地方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等传统媒体。 但是,在网络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这一思想本身就是过时的。个人如今对于 获得信息的方式与时间以及与何人分享信息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决定权。在此意义 上,电子媒体对任何以权力和控制作为立身之本的机构的利益都有巨大的破坏力。 过去,我们的知识以及我们所能了解的信息取决于我们在何处生活。在相互连接、 全球漫游的社会中,我们的社会资本能够通过遍布全球的庞大个人网络而无限扩 展。 "自主媒体"这支新生力量将很快超越新闻和信息权威机构的影响。它表明,由 个人发出的真实声音和文化表现将在这种新媒体的创造过程中得到复活。 本文表达的意见不一定反映美国政府的观点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