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

執行編輯—
George Clack
作者—
Deborah Potter
編輯—
Mildred Solá Neely
藝術指導與設計—
Min-Chih Yao
插圖—
Bryan Leister

本刊物是Marguerite H. Sullivan撰寫的A Responsible Press Office: An Insider's Guide(《負責任的新聞辦公室:內部指南》)的姊妹篇。(http://usinfo.state.gov/
products/pubs/pressoffice/
).
 
本刊物所表達的見解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請參閱黛博拉·波特(Deborah Potter)關於獨立新聞工作的線上聊天文字記錄(英文)

新聞寫作

獨立新聞工作手冊 Handbook of Independent Journalism - 新聞寫作

有新聞報導都是由事實、觀察結果、直接引語和細節內容組成的。記者收集的資訊幾乎總是超過報導所能容下的內容。由於為搜集資訊付出了巨大努力,記者自然希望在新聞中儘量多用這些資訊。但是,把所有相關事實都放入報導很少能成為引人入勝的好新聞。大量羅列資訊的報導讓人費解。 記者如果要解釋一切,到頭來往往會讓讀者不知所云。此外,報紙只有那麼大的版面,廣播與電視新聞只有那麼多時段,而讀者、聽眾、觀眾也只有那麼一點空隙時間和注意力來跟蹤新聞。

好的新聞靠選擇,而不是靠壓縮。記者必須運用新聞判斷力來決定哪些是應包含的重要資訊及其前後次序。對於許多記者而言,寫報導的最大困難是決定捨棄哪些內容。可以有助於作決定的一個方式是:確定新聞的中心點或主題,也叫焦點。

焦點

新聞焦點,從根本上說,就是說出"這條新聞的關鍵是什麼?"。 波因特學院寫作課教授齊普·斯坎蘭認為,可以通過下列五個問題確定焦點:

想像你正在報導一場迅速蔓延的山火災情。你已經在外面花了一整天與人交談,觀察損失情況。現在,在動筆前,你需要給報導確定一個焦點。你也許可以通過運用斯坎蘭的問題來找出焦點:

現在,寫這篇報導的記者知道,他的起點應該是失去家舍的家庭;他將在報導開頭部份引用一位家庭成員的話,對每個成員倖免于難表達感激之情;報導中還將包括一些財產損失的資訊。記者知道可以省略一些收集到的資訊,如商業區有多少消防隊出動等,但記者仍然可能引用消防隊長的一句話。

這個焦點練習的結果並不是說,每條消息都只能有一個焦點。恰恰相反,雖然基於同樣的事實,但不同新聞機構的記者會因為選擇的焦點不同而寫出不同的報導。在山火新聞的例子中,記者可以用同樣五個問題而確定出不同的焦點。

這篇報導的導語是業主松了一口氣,在開頭部份則引用了一位未遭火災損失的店鋪業主的話。兩篇新聞稿包含同樣的基本資訊──兩棟民房被毀而商家未受影響──但它們的新聞側重點不同。在動筆之前知道重點所在,能幫助記者決定如何取捨事實和引語。威廉·津瑟(William Zinsser)在《論寫作》(On Writing Well)一書中指出:"從思維清晰到寫作清晰;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經驗豐富的記者不會等到一天結束,亦即完成了調研、採訪、觀察之後,才來尋找新聞焦點。其實,他們在採訪開始時,腦子裏可能就有一個焦點,從而決定應去什麼地方和找什麼人採訪。當然,焦點可以隨著記者搜集到更多的資料而發生變化,這種情況很平常。對於記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坐下來寫稿之前,必須確定焦點。

腦子裏有了焦點僅僅是著手寫報導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組織內容,安排結構順序。首先應該把新聞的基本事實清楚地列出,然後決定哪些事實應該放在開頭、中間、結尾。從採訪記錄中挑選出最佳原話引語或聲音片段,然後決定它們應該在報導的什麼地方出現。倘若需要把某些細節包括在報導中,要作記號。有些記者感到,在動筆之前寫一個提綱很有用,可以按照它來完成寫作。

寫作

優秀的新聞寫作要簡潔、清晰、準確。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很不容易。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記者往往想把所得資訊全部寫進報導。但對忙碌的新聞消費者而言,要點突出的新聞更有吸引力,而且,新聞機構如果讓報導拖拉冗長,就不會有足夠的時間或版面報導其他新聞。

一般而言,與其他類型的寫作相比,新聞報導使用的句子和段落較短。每個段落只包含一個要點。當談到另一個觀點、人物或場景時,要另起一段。

記者運用簡潔直接的語言,以便於理解。新聞報導使用的動詞、名詞較多,形容詞、副詞較少。優秀的新聞稿不會措辭模糊,模棱兩可,也不會重複(口+羅)嗦,每一個詞都有份量。正像E. B. 懷特(E.B. White)在其經典著作《風格的要素》(Elements of Style)中說的,寫作的一個基本規則是:"刪掉不需要的詞。"

好作者總是努力挑選最恰當的詞來傳達意思。十九世紀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用詞確切與近乎確切的區別,猶如閃電與螢火蟲的區別。"為保證選詞達意,記者經常查閱字典及參考書。

新聞寫作的物件是普通公眾,因此,記者要避免使用多數人不熟悉的術語或專業辭彙。如果為了準確,必須使用某個技術辭彙,最好說明其定義。例如,一個有關全球能源的報導中有"礦物燃料"一詞,記者應通過舉例加以說明,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此外,記者要避免婉轉的用語,因為它們會造成公眾的困惑與誤解。如果市議會投票通過"修建一個新的安葬設施",那麼廣播或報紙就應該告訴市民,本市"計畫修建一個新墓地"。

新聞寫作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要向人們說明事情,而非僅僅敘述事情。比如,一篇好的報導不是僅僅說參加葬禮的家庭成員悲痛萬分,而是會通過描寫家庭成員如何相擁而泣來表現這種悲痛。好作者不是僅告訴讀者那個人很高,而是會提到這個人在進門時需低頭才能入。

準確性對新聞寫作至關重要。一篇準確的報導會有正確的基本因素:語法、拼寫、標點符號、日期、位址、數位以及其他有關細節。人物的名字與年齡有誤會影響記者的信譽。此外,準確的報導應該提供完整的信息,而不是一面之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每則新聞要做到面面俱到,囊括該題目的所有相關資訊;然而,記者決不能漏掉關鍵資訊,導致報導失真。比如,報導中說新的檢測方法更容易診斷出口腔癌,言下之意,原來的檢測方法不可靠。但是,如果新的檢測方法僅僅是速度快一些,那麼記者應該提到這一點。在第四章"新聞編輯"中,我們將詳細討論準確性的問題。

導語

報導的開端一般叫導語。它的作用是抓住讀者、聽眾或觀眾的注意力,讓他們繼續讀、聽、或者看下去。導語一般有兩類:硬導語和軟導語。硬導語是對新聞關鍵內容的概括──如第二章所說的五個W與一個H。軟導語則從渲染氣氛或對一個人物的介紹開始。另一個看待兩者區別的方式是,把硬導語看作是對"有什麼新聞"的回答,而軟導語則是對"有什麼人物故事"的回答。

無論軟硬導語都可以用於硬性新聞。例如,關於新總理當選的報導可以有幾種寫法。硬導語可以這樣開始:

前反叛勢力領袖約書亞·史密斯今晚當選總理,在自1993年以來首次舉行的民主選舉中贏得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選票。

軟導語可能採取不同的方式:

在揚斯頓長大的約書亞·史密斯,從小就胸懷大志。他說,因為他的個子一向比同齡孩子矮,學校裏的大孩子欺負他。當他對小學老師說有一天他會當總理時,老師笑起來。
現在不再有人笑他。史密斯昨天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選票贏得選舉,成為這個國家自1993年以來的第一位民選領導人。

如上所示,硬導語比軟導語簡短──常常僅有一句話。軟導語雖然可能長一些,但其中的每一句話都為新聞要點服務。兩種導語都包含這篇報導中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

選擇合適的導語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新聞的重要性與時間性,以及新聞機構、出版物或廣播電視臺的性質。一般而言,通訊社、網上新聞、廣播電臺以迅速及時為特徵,因而它們的報導通常採取硬導語。每週一次的新聞節目或週刊一般多用軟導語,因為大多數聽眾很可能已經知道了新聞的核心內容。

最常見的軟導語是軼事導語,即類似上例總理當選新聞的導語。軼事,顧名思義,是指一個小故事。一篇關於社會趨勢的報導可能從數個相互聯繫的軼事或實例開始。在特殊情況下,某些新聞的最好開篇可以是一句引語或一個提問。所有這些導語可以被形容為"延緩式"導語("delayed" lead),即人們還要在幾句話之後才能發現報導的主題所在。

報導結構

每個報導都有結構,一如人體都有脊骨。沒有結構,報導就會成為一堆沒有主幹的事實大雜燴。結構對一篇報導能否讓人理解和能夠有意義至關重要;但並不是所有報導只應有一種結構。好作者會選擇最適合報導內容的結構。

倒金字塔

報導結構-倒金字塔
許多報導以最有新聞價值的資訊作為開頭,這是100多年以前形成的傳統新聞結構。這種"倒金字塔"結構把最重要的資訊放在最上面,然後是其他資訊,按重要性依次排列。這個結構對報導重要新聞或突發新聞非常有用,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即時性是核心。如果你是某個重要事件的新聞首發者,你就要在報導一上來告訴人們發生了什麼事。比如,關於強暴風雨的報導一般以受災人數以及重災地點為開端。在應該使用這種結構的時候不予使用,會被稱為"埋葬導語",讓公眾難以瞭解新聞的重要性。

在倒金字塔結構中,緊跟導語的資訊擴充或發展導語所提的要點。在上面暴風雨新聞的例子中,記者可以進一步描述重災區的景象,再加入引用倖存者或救災人員的話。輔助段落依主題展開,加入細節,提供這場暴風雨的背景資訊。如果是一篇長篇報導,記者可以加入一些與主題有聯繫、但非直接相關的第二手資訊。例如,在暴風雨的新聞報導中,記者可以加入國際賑災行動的資訊,以及有關倖存者目前與長期的需要等。倒金字塔結構受歡迎的一個原因是,如需節省時間或版面,編輯可以從稿子的最後開始刪節,不必擔心損失主要資訊。

時鐘沙漏

報導結構-時鐘沙漏
所謂"時鐘沙漏"結構是倒金字塔結構的一種變體。它同樣是以最重要的資訊為開端,但在幾個段落之後,會掉轉方向,變成一種通常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敘述。用同樣的上述暴風雨的例子來說,記者可能以一個硬導語開始,隨後有幾個輔助段落,然後根據某位元目擊者的經歷開始敘述這場暴風雨的經過。這種敘述結構要求在開頭部份與敘述部份之間有一個清楚的轉捩點。記者可能這樣寫:"當狂風暴雨驟然襲來時,農場主伊克巴爾·坎正在糧倉裏。……",而後開始時鐘沙漏下半部份的故事。有些報導完全按時間順序走,這些報導往往是特寫性質的。

鑽石

報導結構-鑽石
新聞報導的另一個形式是"鑽石"結構。在使用這種結構時,記者首先以某個具體人物事件開始,人物的經歷揭示出報導的實質所在。這個小故事隨後擴展開來,讓人們看到其更廣泛的意義。在報導最後,記者再返回這個人物的故事,以此結束報導。

在使用這種結構時,記者常常會放入一個"核心"段,說明報導的意義所在。波特蘭市的《俄勒岡人報》(Oregonian)執行編輯傑克·哈特(Jack Hart)說,核心段"可以回答導語所提出的問題,說明這個事件/情況為什麼重要,將報導放入一個更寬的背景中"。核心段應在新聞的較前部份出現,以便讓讀者明白繼續往下讀的意義。

鑽石結構被廣泛應用於電視新聞以及報紙報導。例如,在報導一種新的愛滋病治療方法時,記者可以首先介紹一位元需要治療的患者,然後描述新的試驗藥物及其生效原理,在報導結尾時指出上述那位病人的醫生預計,如果新藥沒有效果,病人將會不久人世。不管選擇什麼樣的形式,報導的中間部份應該抓住聽眾,引人入勝。正如一位雜誌編輯所說,高明的文章應該讓讀者想要知道下一步的情況。

結尾

除非採用傳統的倒金字塔風格,並且估計編輯會對報導的後一部份有所刪節,否則最好在動筆時已經對結尾有所構思,這就好像在旅行出發時腦子裏最好有一個目的地一樣。這一條對廣播電視報導尤其重要,因為廣播電視新聞不同於印刷新聞或線上新聞,聽眾觀眾不能選擇接收資訊的順序,吸收資訊的方式是線性的。有研究顯示,聽眾或觀眾往往對最後的內容記得最清楚。因之,許多廣播電視新聞的結尾是一個總結,再次強調新聞的要點。

結尾常與開端相呼應,即重新回到開始提到的重要地點與人物。在基於時間順序的敘述中,結尾是最後發生的事。如果前面提出了一個問題,那麼結尾就可能提供答案。結尾常常展望未來。有時候,新聞故事以強有力的引語或人物聲音片段作為結尾。但適合用這種結尾的情形很少,除非引語極其有力,再添加任何筆墨都有失效力,否則應該慎而用之。

標明出處

新聞報導區別於社論或評論的一個關鍵,就在於新聞報導需標明消息來源,也就是"誰說的?"。新聞報導要明確說出資訊來源的身份,尤其是在報導有爭議的說法或令人懷疑的資訊時。

出處既可以直接說明,也可以間接顯示。以下是一個直接說明出處的例子:"警官安托尼爾·克斯塔說,那名男子已被逮捕,並受到謀殺罪的指控。"如果用間接顯示的方式,這個句子就可以寫為:"警方逮捕了這名男子,並指控他犯有謀殺罪"。在這兩個例子中,聽眾都能夠知道警方是資訊的來源。

大多數新聞報導要交代資訊的出處,其主要原因是,要讓公眾自己決定是否相信得到的資訊。比如,同樣一條關於北韓決定中斷核計畫的報導,對於不同的人而言,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信度,而取決因素可能在於這個說法的來源,例如到訪中國官員或一組國際科學人士。

明確消息來源出處的另一個原因是,讓公眾清楚是誰發出的有爭議的言論,對這一言論負責的應是那個來源,而不是記者或者新聞機構。這並不意味著記者可以避免受到法律訴訟;這方面的法律保障因國家而異。但可以說,好的新聞報導都能明確說明某一指責來自哪里,某個立場屬於哪方。

當然,不是新聞中的所有資訊都需要明確出處。指出每個細枝末節的資訊來源,會使新聞報導變得無法讓人理解。記者直接觀察得到的資訊,可以無須注明出處地給予描述。同樣,沒有爭議的、普遍接受的事實,也無須明確出處。例如,記者可以報導某個足球隊贏得比賽而無須說明出處,因為比分結果無可非議。但是,如果記者說某個候選人在政治辯論中獲勝,就必須明確資訊出處,否則就逾越了事實與觀點的界線。

引語與原聲節選

新聞報導主要通過記者的語言來敘述,但也會包括其他人的話,即引語和說話人原聲節選片段。如果將人物直接說的話運用得當,引語可以使新聞生動有力。在報導開始部份用引語,可以讓人對報導中的事情有一種親近感,從而產生更大的興趣。

根據定義,引語必須注明出處,以便讓人們知道誰是說話人。直接引語至少要有一句話,而且必須是原話。當一個人所說的話基本值得復述時,記者就可以用直接引語。部份引語大多用於文字報導中──當引用整句話會導致困惑或太冗長時,記者可以引用原話的一個詞或短語。記者有責任將部份引語放在上下文中,使原意不會改變。例如,法國總統希拉克在數周動亂後發表的全國講話中說:"如果不同歧視這一社會毒素作鬥爭,那麼我們就不能有任何持久的建樹。"有些記者在報導中完整地引用了這句話,但是倫敦的《衛報》(Guardian)在導語段落中只引用了其中的一個詞:"傑克·希拉克發出呼籲,與種族歧視的"毒素"作鬥爭"

就採訪而言,顯然不是被採訪者的每一句話都值得引用,但是,應該如何選擇直接引語呢?基本規則很簡單: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話說得更好,就不要用原話或原聲節選。很多新聞報導充滿引語,而且大多是官員的話,它們沒有達到這一標準。記者應避免選擇僅僅陳述事實的引語,特別是官僚語言。誰需要聽到市長說:"我們期待在下星期就如何向低收入人發放城市基金的應急計畫作出決定"?這種資訊可以由記者用更清晰簡練的語言更好地重述出來。例如,記者可以這樣寫:"據市長說,人們至少要再等一個星期,才有望獲得市政府的救濟金"。

最有效的引語應帶有說話人的特點,為報導增添洞見。說話人使用有色彩的語言,反映出個人的經歷或專業知識。電視調查報導記者托尼·考瓦裏斯基(Tony Kovaleski)指出,這些引語要有激情。他說:"在採訪中, 要努力抓住激情;在寫作時,一定不要遺漏它。"一個有用的經驗規則是,引用那些聽起來真切的話,不要引用好像是照本宣科的話。

一旦選好了最佳引語,就讓報導圍繞它們而展開。但是,美國NBC電視新聞網的記者鮑勃·多特森(Bob Dotson)警告說:"不要用原聲節選取代更有效的報導敘述。"僅把引語或聲段串在一起的報導,是一種懶惰的交差。"

數字

有一位新聞教授曾經把他的學生描繪為"做好事而恨數學的人"。大多數記者永遠也不會熱愛數學,但他們需要數學,而且需要知道為什麼如此。數字雖然看上去很實在,但並不是沒有缺陷。記者必須具備數字能力才能對有意義與無意義的數字加以區別,否則,他們的報導輕則造成誤導、困惑,重則完全失真。

記者需要有數位的直覺,在查看某些數位的時候,能夠覺察出數位是否對頭。他們需要通過數學運算來判斷資料的含義。他們需要用數學概念來理解金融與商務,明瞭破產與繁榮期。一句話,記者需要用數學技能來理解數字的意義,就像他們要運用語言技能來理解字詞的意義一樣。

能幹的記者既有數位能力,也小心翼翼對待數位。他們能很快發現不對頭的資料,並且具有基本的算術與統計學知識,從而能夠核實有疑問的資料。他們知道如何計算百分比、比例、變率以及其他數位關係,從而寫出比原始資料生動得多的新聞報導。他們能夠而且應該把數位轉換成普通人易於理解的語言。

在今天高度技術化的世界,具有數位能力的新聞工作者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重要。他們是要能夠評斷和解釋科學、醫學、技術、經濟新發展的作者和編輯。他們能夠自己進行資料分析並從中發現新聞,而不是需要等待可能懷有其他目的的人所作的分析結果。

一旦對數位進行過反復核實,記者就要決定如何在報導中使用它們。經驗規則是,數位用得越少越好。數位應該四捨五入力求簡化,並且放在上下文中以求含義清晰。《在發展中經濟體中進行商務經濟報導的10點經驗》(Ten Practical Tips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porting in Developing Economies)一書的作者保羅·漢普(Paul Hemp)指出:"數字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它的真正意義來自於它的相對價值。"因此,在一條關於學校增長開支的新聞中,記者可以把原始數字轉變為給每個孩子平均增加的開支。在一個談到每年肺癌死亡人數的報導中,記者可以指出這個數字相當於每天有一架大型客機墜毀。

記者如果不能掌握數學能力,就失去了一種解讀周圍世界資訊的基本技能,如犯罪統計數字,污染標準,失業數字等。記者如果不具備與其所報導的內容有關的數學能力,必然會在追求準確性的過程中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