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

執行編輯—
George Clack
作者—
Deborah Potter
編輯—
Mildred Solá Neely
藝術指導與設計—
Min-Chih Yao
插圖—
Bryan Leister

本刊物是Marguerite H. Sullivan撰寫的A Responsible Press Office: An Insider's Guide(《負責任的新聞辦公室:內部指南》)的姊妹篇。(http://usinfo.state.gov/
products/pubs/pressoffice/
).
 
本刊物所表達的見解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請參閱黛博拉·波特(Deborah Potter)關於獨立新聞工作的線上聊天文字記錄(英文)

新聞採訪

獨立新聞工作手冊 Handbook of Independent Journalism - 新聞採訪

位前政府官員通過電子郵件送來一個線索,他說應有人去查看一下華盛頓州渡輪上的救生筏裝備。埃裏克·諾爾德 (Eric Nalder) 當時是《西雅圖時報》 (Seattle Times) 的記者,他決定前往調查。他首先打電話給輪渡系統的安全主管。這位主管剛剛上任,但他提供了前任政府官員的姓名和地址。諾爾德通過電話找到了這位已經退休的前任官員,這位前任官員確認救生筏配備數量不足。然而,諾爾德遠遠沒有滿足於發現了這樣一條有價值的新聞;對他來說,工作才剛剛開始。

為全面瞭解情況,諾爾德需要獲得資料,顯示每艘渡輪上有多少只救生筏、每只救生筏的承載量以及渡輪的最大載客量。他要通過份析這些資料確定短缺的嚴重程度。此外,他要親自乘坐渡輪,與乘客及工作人員交談。只有完成了這些調查以後,他才能動筆寫報導。他的調查揭露出該州的渡輪救生筏僅夠承載七分之一的乘客,這篇報導被作為頭版頭條新聞刊出。

采寫新聞的過程十分艱辛,既包括收集事實,也包括謹慎地核實事實,以求準確。記者有時親自目擊事件的發生,但更多的是從直接經驗者或相關專家那裏瞭解細節。記者還會通過更多的渠道補充或確證情況,並利用公共記錄、報告、檔案等檔對所得資訊進行核實。

記者收集的資訊應該回答所謂5W和1H,即"五個什麼和一個怎樣":什麼人(who)、什麼事(what)、什麼地點(where)、什麼時間(when)、什麼原因(why)、怎樣(how)。 取決於情況的複雜程度,記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提出這些問題。

什麼人:

什麼事(情況):

什麼地點:

什麼時間:

什麼原因:

怎樣:

許多記者的腦子裏始終裝著這類問題,以便不讓自己放過事件的重要內容。

觀察

現場觀察是作好新聞報導的基礎之一。只要有可能,記者要親自目擊情況,從而能夠作出準確的描述。有經驗的記者在現場調動所有感官。他們眼看、耳聽、鼻嗅、口嘗、觸覺,因而他們的報導能使受眾猶如身臨其境。

為做好這一點,記者需要準確記錄他們的觀察。印刷媒體的記者可用筆記本和筆來做這項工作,但許多記者帶著答錄機和照相機,尤其是那些要為網版提供新聞稿的記者。廣播電臺記者需要錄下聲音,而電視臺記者則必須既錄音又錄影。

答錄機是確保引語準確無誤的辦法之一。但是,眾所周知,電子設備也會出故障,因此,每一個記者都應該是筆記好手,這一點很重要。以下是有經驗的記者作好筆記的一些竅門:

為了提高筆記速度,許多記者用速記法來寫一些普通的字詞, 然後注釋筆記,把縮寫還原完整,避免日後混淆迷惑。此外,他們做記號,標出所知最重要的資訊、新聞稿可能會用的合適引語、需要追蹤或核實的情況以及有待回答的問題等。

顯而易見,記者在出發採訪新聞之前一定要把工具齊備:筆記本、筆、錄音錄影帶、數碼錄機,新電池等。最尷尬的情況是,到了地點才發現,攝像機裏面沒有膠捲或錄影帶,或者口袋裏唯一一支筆沒有墨水。今天的記者常常要帶更多的工具:移動電話和手提電腦。再多帶幾樣簡單的東西也將很有幫助: 把一根橡皮筋套在筆記的空白頁處,可以讓你快捷地翻到這一頁;一個塑膠袋可以在雨天保護你的筆記本,保持紙頁乾燥,不至於滲墨; 一個小望遠鏡可以幫助你在不能靠近的情況仍能看到事情發生的情況。一個計算器可以幫助你換算數字,例如把飛機的載油噸數換算成公眾比較熟悉的體制單位等。

調研

記者採集的資訊往往大大超過新聞稿所能容下的內容。但是,這些多餘資訊總是可以幫助記者更好地瞭解有關事件或問題。有時,背景資訊是賦予新聞以深刻意義的關鍵。例如,諾爾德在他的救生筏報導中提到,渡輪所經水域一月份的水溫之低,人在水裏半小時便會死亡。這個資訊將救生筏短缺的嚴重性顯示出來。這種就是記者希望通過新聞調研找到的資訊──調研可以在外出採訪前進行,也可以隨著採訪中產生的問題而展開。

因為有了電腦與互聯網,記者今天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調研手段,而其中有許多是通訊錄、年鑒、百科全書、地圖等新聞行業基本工具的高科技翻版。此外還有資料庫和檔報告,而這些在互聯網時代之前往往得之不易,因為那時需要人親自到圖書館或政府機關查找。另外,還有一些資源是在互聯網剛起步的二十年前難以想像的:搜尋引擎、博客、聊天室、電子信箱名單等。所有這些資源都對記者收集新聞背景資料非常有用。然而,有一個調研工具百年未變,這就是,新聞機構自身的資料室──那裏通常收藏著這個機構發表或播出過的報導。無論這些"剪輯資料"是儲存在檔櫃裏,還是儲存于電腦文檔中,它們可以成為各類新聞報導的有用調研起點。許多記者自己也保存有關某些專題的剪輯資料。

我們可以設想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鄰國的前任總統逝世了。被委派寫這條新聞的記者需要知道一些基本事實:年齡、死因、死亡的時間與地點。但是記者還應知道這位前總統的政績,瞭解在他的任期內該國發生了什麼變化。所以,作為第一步,這位記者要查閱以前的新聞報導──利用所在新聞編輯室的檔案或上網查找。這些早期報導可能提到某個與前總統關係密切的人,記者可以要求採訪這個人。在採訪之前,記者需要瞭解其背景,如果恰巧這位前總統的朋友保存著前總統的所有信件,那麼就可能披露一些令人意外的新資訊。

採訪前不作背景調研如同不看地圖便驅車前往一個陌生之地。你也許能夠到達要去的地方,但你也很可能錯過了途中該轉彎的路口。

來源

記者報導新聞時既利用第一手資訊來源,也利用第二手資訊來源。第一手來源可以是個人採訪,如採訪對某個事件或問題有直接經驗的人,也可以是掌握與問題直接相關的原始檔。作為目擊者的記者本人也被認為是第一手來源。第二手來源可以是根據原始檔而產生的文字報導。比如,在火災案中,被燒房屋的主人是第一手來源。參與救火的救火隊員也是第一手來源。但是,第二天救火部門所發佈的新聞公告就是第二手來源。

記者調研新聞所遵循的一個經驗規則是,單一來源不可能提供完整的資訊。在前總統的例子中,記者查到的一個來源引出了另一個來源。有時來源相互矛盾。為了理清這些矛盾之處,記者必須明確有份量的證據在哪里,或找出第一手來源,如檔等,以確定哪一方的說法屬實。第二手來源的最大用處是,它能夠幫助核實從第一手來源獲取的資訊。

無論依靠哪一種來源,關鍵是要注意其真實性與可信度。如今,任何人都可以設計出看上去很專業的網站,都可以設法發出看似真實而其實是假冒的電子郵件。網上能查到的資訊並不意味就是真實的資訊。記者需要核實所有資訊的來源,決定其是否有足夠的可信度,是否可用於新聞報導。

新聞報導的來源取捨是新聞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下列問題可幫助判斷是否選擇了恰當或最佳的消息來源:

一旦發現了對某一情況有用的資訊來源人,最好與其保持長期聯繫。從每個來源人那裏盡可能獲得更多的通訊聯繫資訊,不僅是辦公位址與電話號碼,而且包括手機號碼,家裏電話號碼以及電子郵箱位址等。有經驗的記者對來源做經常性的"工作",時常同他們聯繫,瞭解是否有任何有意思的資訊。要盡可能為消息來源同你聯繫提供方便,例如,把你的名片發給採訪中遇到的所有人。

所有有資訊渠道的人,包括秘書、文書等,都可能成為記者的資訊來源。他們可以提供檔副本,常常知道哪個人最瞭解哪些問題。記者若尊重他們,採訪他們上司的要求可能會很快獲准。

採訪

美國記者克裏斯汀·吉爾戈(Kristin Gilger)說過:"有技巧的採訪是一切好新聞好文章的基礎。" 採訪的定義是,來源人在與記者的交談中說出資訊、觀點、經歷。採訪與普通談話的不同之處在於,在採訪中記者把握問題的方向。

約定採訪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人們也許不願意與記者談話,特別是當事件具有爭議性的時候。與政府官員打交道時,記者可以提出,公眾有權利瞭解政府在做什麼。有經驗的記者發現,通過預料官員會提出的藉口和推辭,他們甚至可以說服最不情願的官員接受採訪。

記者可採取的一些對策是:

當確定了採訪時間並對採訪物件以及話題做了調研以後,還需做進一步的準備工作。大多數記者列出問題或話題清單並帶在身邊,但不會照本宣科。他們僅在採訪結束前核對一下清單,確保沒有遺漏重要問題。此外,這個清單還列出希望從採訪物件獲得的其他資訊、檔、照片等。

所提問題是採訪的大樑。它們也猶如船舵,保證採訪之船行駛在正確的方向上。好的問題可能帶來意外的、很有資訊價值的回答。不好的問題會使你質疑自己為什麼要費這番力氣與此人談話。問題如果提得太具體,會將採訪引入歧途。

採訪開始的第一個問題很重要,它會給隨後的談話定音。許多記者喜歡以一個"打破拘謹"的問題開始提問,使被採訪人放鬆。這個問題往往是能讓採訪物件感到舒服的、願意回答的問題。事實上,它可能與你採訪的初衷並不相干, 但它通常能幫助你獲得對方的好感,形成一種信任與開誠佈公的氣氛。

最好的問題往往是能讓被訪人自由回答的問題,而不是那種能簡單地以"是"或"不是"作答案的問題。好問題也不帶色彩,即不表露記者的觀點。例如,下面兩個說法就有所不同,一個是:"你怎麼看這件事?",另一個是:"你怎麼會有那種想法?"。然而,除了提問題得當以外,保持沈默也同樣重要,要讓被採訪人自己說話。好記者是好的聆聽者,最重要的資訊常常會從記者的沈默中得到。你聽到的東西可以讓你提出事先沒有想到的問題。

位於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ational Public Radio)記者羅伯特·西格爾(Robert Siegel)曾講述了他採訪一位土耳其外交官的經歷。當時教皇保羅二世剛被一名土耳其人在羅馬開槍打傷。西格爾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知道任何有關穆罕默德·阿裏·阿賈(Mehmet Ali Agca)這個人的詳細情況嗎?他住在義大利的什麼地方?他在那裏做什麼?義大利給他的是什麼簽證?" 所有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在幾個問題之後,西格爾停頓了一下,準備放棄繼續提問。外交官為填補沈默說道:"不過,他是土耳其最著名的被定罪的殺人犯,他暗殺了我們一家大報的編輯,後來越獄逃跑。"西格爾事後說,由於他一開始的提問太具體,他幾乎錯過了這個重要資訊。他承認,更好的開場問題應該是:"請告訴我一些這個人的情況"。

記者既可以當面採訪,也可以電話採訪、電子郵件採訪、或網上的即時通信採訪。每一種方式都有其優勢與缺陷。當面採訪能讓記者對採訪物件有一個全面感覺。牆上是什麼照片? 書桌整潔還是零亂? 書架上有些什麼書? 此外,面對面的採訪可以讓記者從被採訪者的外觀舉止上來判斷資訊的可信程度。他看上去是緊張還是坦然? 是否願意直視記者的眼睛?

克里斯多夫(齊普)·斯坎蘭(Christopher [Chip] Scanlan)是美國波因特學院(The Poynter Institute)寫作訓練班的負責人。他講述了採訪一位丈夫死于癌症的婦女的經歷。這位婦女帶他在家中走了一圈。在臥室裏,她說:"你知道,我每個晚上都在枕頭上撒一點(我丈夫用的)科隆香水,這樣我就可以覺得他還和我在一起"。這種細節可以讓讀者感同身受,也是斯坎蘭不可能通過電話或網上採訪獲得的。

電話採訪節省時間,有些記者覺得電話採訪比較容易作筆記,無須要注意與被訪問者保持目光接觸。他們甚至可以把筆記輸入電腦。電子郵件採訪對採訪遠距離的人很有幫助,但是記者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音,也不能"即時"地跟蹤提問。互聯網的即時通信採訪與電話採訪相似,但是網上採訪都涉及一個問題,這就是:回答問題的人是否是採訪物件本人。

針對這種潛在的問題,弗吉尼亞州諾福克市的《佛吉尼亞領航報》(The Virginian-Pilot)新聞編輯室制定了網上採訪規則:"鑒於非常容易在互聯網上假造回郵地址或以他人名義登入,我們在引用電子通訊資訊時,必須確保資訊的真實性。互聯網的管理不同於通訊社(如路透社或美聯社);假資訊可以來自任何地方。"

記者在利用電子郵件等網上通訊手段時,應遵循與運用其他通訊形式相同的專業標準。他們必須明確自己的記者身份,並且告知對方所尋求的資訊是什麼,以及出於什麼原因。他們需要運用同樣的核實事實技巧和思維,與對待其他形式的資訊來源無異。

無論用什麼形式進行採訪,記者通常把某些問題留在最後。記者可能先對談話做一個綜合,以確定他們所聽到的話準確無誤。然後,他們會問被採訪人有沒有任何補充。此外,記者會問怎樣與他再次取得聯繫,特別是在非辦公時間。最後,記者要對採訪對象抽出時間接受採訪表示感謝。許多記者在每一次採訪結束時會最後問這樣一個問題:"就這個事情我還可以找誰談?"

基本規則

大多數採訪是"可公開引用的"(on the record),意思是記者可以援引所有被採訪者說的話,並直接說明出處。很有必要讓採訪對象清楚這一點,特別是當採訪對象是不習慣於被報紙或電臺電視臺引用的普通人。

如果資訊不是可以公開引用的,那麼記者與被採訪人必須事先就使用資訊來源的條件達成協定。一般而言,"背景"(on background)採訪或"不具名"(not for attribution)採訪的意思是,新聞報導可以用這些資訊,也可以直接引用原話,但不能透露消息來源的姓名;可用泛指的方式說明來源,如"一位外交部官員"或"一位公司工程師"等,但前提是,消息來源與記者雙方都同意採用這種說法。

許多新聞機構對使用匿名來源有明文規定。比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規定:"使用不具名來源只適用於以下情況,即當本報沒有其他辦法公佈我們認為是可靠並有新聞價值的資訊時。當我們使用這些來源時,我們不但有責任使讀者相信來源的可靠性,而且有責任讓讀者體會出來源這樣做的動機所在"。記者不應該輕易同意進行背景採訪,因為在來源知道消息不會追溯到他們那裏時,有時試圖將此作為展開人身攻擊或黨派攻擊的掩護。使用不具名來源使公眾難以評估資訊的可信度。

但有的時候,記者只能以背景採訪方式獲取資訊,因為這是消息來源願意透露資訊的唯一方式。例如,如果來源擔心一旦別人知道自己與記者談話就會面臨安全威脅時,他/她會只同意以背景的方式提供資訊。以下是幫助記者判斷是否應該接受並使用背景資訊的指南:

在某些國家的首都,政府官員會同意以背景或"深度背景"方式與記者談話,意思是記者可以使用所提供的資訊,但不能作為直接引語,也不能透露其來源。記者只能寫官員據稱認為這樣或那樣。以"不供引用/非正式的"(off the record)方式所提供的資訊,記者完全不能用,因此,除非該來源對有關新聞異常重要,記者完全沒有其他選擇,否則大多數記者反對這種安排。不供引用/非正式的資訊甚至不能向另一個來源重複,但是它可以給記者帶來啟示,從中發現值得追蹤的新聞。

無論是哪一種安排,記者在採訪開始之前,務必要讓雙方理解並同意基本規則。有時,來源在採訪當中想改變規則,例如,在告訴記者某些重要情況後說:"但你不能用這個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最好事先把一切講清楚。除非在採訪繼續進行之前重新達成另一協議,否則記者不能同意保留資訊。

記者還應明確會採取什麼程度的步驟來保護消息來源的身份。在某些司法轄區,記者如果拒絕在法庭上透露保密的消息來源,可能面臨坐牢。如果記者不能冒坐牢的風險來保護消息來源,應該如實講明。

有些記者非常有技巧,善於把非公開引用的資訊變成公開引用的資訊。諾爾德便是其中之一。在一次非公開引用性質的採訪結束後,他把一段無關痛癢的引語念給被採訪人聽,然後問:"為什麼您不能將它公開呢?"當來源表示同意後,他又將筆記中的一些其他引語讀給採訪物件聽,爭取其同意引用。他說,有一次他把整個非公開引用的採訪變成了公開引用的資訊。這種變化的部份原因是,採訪物件聽到了諾爾德反讀給他的引語,對諾爾德的準確性有了信任。

另一個記者需要瞭解的重要基本規則是,資訊來源對公開信息的時間會設"時禁",即資訊來源提供資訊的條件是,在某一個特定時間之前,記者不得使用這一資訊。例如,政府部門在宣佈某項新政策前數小時甚至一天之前,會向記者提供書面簡要通報,讓記者在有關的正式新聞發佈會以前有所作準備。記者必須遵守所獲資訊的時間禁令,除非那一資訊在解禁時間到來前已成為公共消息。

確保準確無誤

信譽是記者最重要的資本,而準確性則是保護這一資本的最重要手段。為確保準確,記者必須對收集的所有資訊進行核實、再核實。記者會犯錯誤,但錯誤應該少而又少。美國《波特蘭市俄勒岡人報》(Portland's Oregonian)的編輯在對該報所犯錯誤進行審議後得出結論,導致這些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我們將在第四章(新聞編輯)中進一步討論準確性的問題。但是,記者是新聞機構避免犯錯的第一道防線。那些善作筆記、勤查筆記、並盡一切可能尋找第一手來源的記者,將能較成功地遵守已故美國出版家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提出的新聞三則:"準確性、準確性、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