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Madison
FEDERALIST PAPER NO.10

詹姆斯.麥迪遜
《聯邦主義者文集》第十號

James Madison Photo
(American Memory Collection, Library of Congress)

為了起草憲法以代替不能令人滿意的邦聯條款而召開的全國會議,其進程在憲法草案完成前一直是保密的。當這項擬議中的新的根本法提交各州批准時,引起一場持續兩年多的全國性大辯論,使各州公民情緒高昂。在這次全國性的大辯論中,詹姆斯‧麥迪遜、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約翰‧傑伊這三位參加全國會議的代表於一七八七年十月至一七八八年四月間用筆名在紐約報紙上發表了一系列信件。這八十五封力主批准憲法草案的信件統稱為(聯邦主義者文集)。或許在這些論文中,最著名的是詹姆斯‧麥迪遜所寫的第十號文件:《旨在抑制派別之爭的聯邦的規模和類型》在這篇文章中,麥迪遜探討了在一佪民主政府裏相互對抗的利益集團的表現,以及如何通過共和國的創建使聯邦憲法的條款有助次消除國內「派別之爭」。


一個結構完善的聯邦所具有的許多優點中,沒有那一項能比下述優點更值得正確地加以發展的了,那就是,它能使派別鬥爭的暴力趨於消滅和得到控制。

所謂的派別,我的理解是:部分公民,無論在整體中屬於多數還是少數,在共同的慾望或利益的推動下聯合行動,但卻與其他公民的權利或這個社會的長遠和整體利益背道而馳。防止派別的危害有兩個辨法:一是清除其根源,二是控制其影響。

清除派別的根源也有兩種辨法:一是取締派別賴以生存的自由,二是使每個公民具有相同的見解、慾望和利益。 第一個辦法比疾病更可怕,這樣說最確切了。自由之對於派別正如同空氣之對於火苗,少了他火苗就會立即熄滅。但是自由是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如果由於自由培植了派別,就要廢除自由,那是愚蠢的,這與由於空氣使火具有破壞力量,便希望除去動物賴以生存的空氣一樣愚蠢。

如果說第一個辦法是不明智的,那麼第二個辦法就是不切實際的。只要人的理智仍會犯錯,而且有表達的自由,就會形成不同的見解。只要他的理智和自愛之間仍保持聯繫,他的見解和慾望就會互相影響,而前者往往是後者的依據。對財產的所有權,源於人們才能的差異,這種差異必然成為無法跨越的障礙,妨礙人們具有一致的利益。保護人的才能是政府的首要任務。人們賺錢斂財的才能不同,也不相等,因而保護這種才能的直接後果是人們佔有不同程度和種類的財產。由於這些後果對各個產業主的情緒和見解所起的影響,使社會分成了代表不同利益的集團和黨派。

因而在人的本性中埋下了派別的根源。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到處起作用,而且在文明社會的不同環境裏,其所起作用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人們對宗教、政府和其它許多問題的不同見解(無論是推測的或實際的)所表現的激烈情緒,對那些野心勃勃、沽名釣譽、爭權奪利的各種領袖人物的依附,或對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的巴結 (這些人的財富已引起人們的興趣),都已經促使人類社會分成各個派別,煽起派別間的仇視,使其更熱衷于于互相煩擾,互相壓制,而不是為了共同的利益攜手合作。這種已成為人類嗜好的互相敵視是如此強烈,以致於在沒有實際原因的情況之下,一些極其微不足道的想像出來的差異,就足以煽起他們之間的敵對情緒,並導致極為激烈的衝突。但是產生派別的最普遍和長期的根源是各種各樣的和不平均的財富分配。那些擁有財產和沒有財產的人在社會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勢力。那些是債權人,那些是債務人,也同樣分得清清楚楚。文明國家內,由於需要而產生了地產、製造業、商業、金融和其它方面的利益集團,並把他們分成不同情緒和觀點支配的不同階級。現代立法的主要任務就是對這些互相干擾的利益加以調節,因而使政府的日常必要工
作中包含了黨爭的因素。

任何人都不能充當法官來裁決自己的事情,因為他的利益必然影響他的判斷,從而可能有損他的廉正。根據同樣的、毋須更深一層的理由,一群人不適於在同一時候既是法官又是當事人;但是大部分最重要的立法 儘管確實不涉及個人權益,而只涉及廣大公民的權益,卻無非是一堆司法裁決而已,此外它們還能是什麼呢?那些屬於不同階層的議員們除了身為他們所裁決的事項的鼓吹者和當事人之外,又能是什麼呢?有沒有草擬過一項有關私人債務的法律?這是涉及債權人為一方,債務人為另一方的問題。法官對當事雙方照不偏不倚。現在當事人本身是法官,而且必須是法官;而為數最多的一方,即最有勢力的一派必定可望取勝。應否通過對外國製造商的限制來鼓勵發展本地工業?這種鼓勵又能達到什麼程度?對這些問題,土地所有者和製造商將會作
出不同的決定,而且雙方很可能都無視公正原則和公眾利益。對不同類型的財產分攤賦稅似乎需要一項非常公正的法令;然而,或許還沒有一項法律條文能夠像現有法令那樣,賦予佔優勢一方以更大的機會和誘惑來踐踏公正的準則了。他們迫使處於劣勢一方負擔的每一文錢,就是他們自己腰包裏省下的一文錢。

有人說,開明的政治家將能夠調節這些對抗的利益並使其服從公眾利益,這是不可能的。開明的政治家並非永遠處於領導地位。在許多情況下,在進行這種調節時不考慮那些間接和長遠的因素是不可能的。但間接和長遠的因素很難勝過當前的利益。一方為了當前利益可能漠視一方的權利或整個社會的利益。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產生派別的根源是不能消除的,只能通過控制其影響來減輕其危害。

如果一個派別是由少數派組成的,可以運用共和制原則來緩和這個派別帶來的危害,即由多數派通過正常的投票擊敗另一派的惡念。派別活動能夠妨礙政府工作,能夠引起社會騷動,但是它不能在憲法掩護下製造暴力。如果一個派別佔有多數,多數派便可利用民選政府的形武,為著它的占支配地位的慾望或利益,而犧牲公眾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權利。因此,如何保障公眾利益和個人權利不受多數派的損害,而同時又維護民選政府的精神和形式,成了我們探討的主要目的。……

應通過什麼辦法來達到這個目的呢? 很明顯,只有在下列兩個辦法中取其一:防止多數派同時具備同一的慾望和利益,或者利用他們的人數和當地局勢使同時具有這種慾望和利益的多數派不能夠協調和實施其欺壓計劃。我們將明白,如果聽任衝動和機會同時出現,就無法靠道義和宗教力量來進行充分的控制。沒有看到道義或宗教精神制約過這些人的非正義和暴力行為,而這樣的人越多,道義和宗教精神的制約力量就越弱;換句話說,越需要這種力量,便越找不到這種力量。

根據這個觀點,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純粹的民主是無法防止派別的危害的。我所說的純粹民主,是指人數不多的社會裏,公民都集合起來參加管理政府。在幾乎所有情況下,多數人都感到有共同慾望和利益;政府本身的形式也可以帶來溝通和協調;但犧牲弱方或不合心意的人的現象卻無法制止。因此,這樣的民主實際上只是動亂和競爭的場所,它無法保障個人的安全或財產權。這樣的民主一般說來都短命,在壽終正寢之前必有暴亂。支持這類政府的政治理論家作了錯誤假段,認為只要人民在政治權利方面享受真正的平等,他們就會在財產、見解和慾望方面達到完全平等和協調一致。

實行代表制政府的共和政體開創了新的前景,並可望提供我們所尋求的節制派別危害的途徑。讓我們研究一下它在哪些方面有別於純粹的民主,我們便合理解這種途徑的性質和成立聯邦所必能產生的效果。

民主和共和政體的兩個主要區別是:第一、共和政體是由群眾選出少數公民組成政府;第二、共和政體可隨著公民人數的增加和國家疆界的延伸而不斷擴大。

第一個區別的作用是:一方面,公眾的意見經過一個由選舉產生的公民團體的歸納提煉而更全面了,因為這些人具有最能理解自己國家的真正利益的才智,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正義感使他們絕不輕易屈從暫時的和局部的利益。在這種民選代表制下,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人民的代表發表的公眾意見將比公眾自己在為此而召集的會議上發表的意見更符合公眾的利益。但在另一方面,也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有些懷有派性、地區性偏見或別有用心的人可能通過陰謀詭計、賄賂或其它辦法在選舉中取勝,然後背叛人民的利益。隨之而產生的問題是:為了使民選政府能切實保證公眾的利益,共和國的管轄範圍究竟是小一點好,還是大一點好呢?很清楚,我認為大一點好……

……共和政體可以比民主政體容納更多的公民和領域。正是由於這種情況,派別聯合在前種政體內要比在後種政體內威脅較小。社會越小,互相對立的、代表某種利益的黨派可能也少一些;對立的黨派和利害矛盾越少,在同一黨派裡出現多數派的情況就更普遍。組成多數派的人數越少以及這些人所屬的範圍越小,他們就更易於配合起來,實施一派壓迫另一派的計畫。疆域擴大了,不同的黨派和利益也就增多 , 因而多數派越不大可能懷著共同的目的去侵犯其他公民的權益。如果確實存在這樣的共同目的,那些有共同目的的人將更難於發現自己的力量並彼此配合行動。 除了別的障礙外,我們可以這樣說,一旦意識到存在不公正和不光彩的圖謀,那些需要協同配合的人員之間的互不信任,往往成為互相溝通的障礙,這樣的人越多,互不信任感越強烈。

因此,事情很清楚,在控制派別的影響上,共和制比民主制優越,而大共和國比小共和國具有更大的優越性,聯邦比組成聯邦的各州也具有更大的優越性。這種優越性是否在於採用了代表制,而這些代表的開明觀點和高尚情操使他們克服了地區性偏見和不公正的圖謀呢?不能否認,聯邦的代表制極可能具備這些必要的優點。這種優越性是否還在於黨派的數量增多,安全程度也就越大,而不致產生一派在數量上超過並壓制其它各派的情況呢? 聯邦內部黨派數量增多,安全程度也同樣增加了。最後是否可以認為,優越性在於不公正的和既得利益的多數派在策劃和實現某項陰謀時將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呢?這又是聯邦的規模所體現的最為明顯的優越性。

黨派領袖的影響力可以在自己的州里燃起火焰,但是不可能將大火燒到別的州里去。一個教派組織可能在聯邦某處變質成為一個政治派別。但是散佈在聯邦各處的形形色色教派,卻必能確保全國教會免受來自那個教派的威脅。人們對於諸如發行紙幣,廢除債務,平均分配財產或者實行其它不當或險惡的計劃的強烈願望,較易在聯邦的某個州傳播開來,而不易在整個聯邦蔓延。同樣,一種歪風邪氣更易敗壞某個市鎮或地區,而不易敗壞整個州。

所以我們看到,聯邦的規模和完善的結構是治理共和政府最易產生的弊病的良方。作為共和制政體的擁護者,我們感到愉快和驕傲,為此我們必須以同樣的熱情來愛護聯邦主義者的精神並支持他們的主張。

 

普布利厄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