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班牙殖民地 英国沿大西洋海岸开拓殖民地ˇ不过是欧洲自十五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探ˇ和扩张的巨大进程的一个片断。一四九二年ˇ克利斯托弗ˇ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ˇ并代表西班牙宣称对这些地方拥有主权。随后西班牙人又探查和开拓了加勒比群岛、墨西哥ˇ始于一五一九年ˇ、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ˇ一五三四年被征服ˇ、阿根廷和智利诸地ˇ并在这些地方定居下来。他们把势力从墨西哥ˇ北扩展到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和美国ˇ在的西南数州。一五八四年ˇ他们在佛罗里达建立了该地的第一个城镇。
一五OO年ˇ葡萄牙人在类似的探ˇ过程中发ˇ了巴西。一五三七年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城市。
一五二四年之后ˇ法国探ˇ者测绘了加拿大的大西洋沿岸地图ˇ并沿圣劳伦斯河而上ˇ深入到了大陆腹地。一六O三年之后ˇ法国开始在加拿大设立行政机构。
德国曾在委内瑞拉建立一个定居点ˇ但于一五四六年放弃。荷兰于一六一四年在哈得逊河口建立了一个殖民区。
英国的航海家们早在一四九八年就探查过大西洋海岸ˇˇ但一五八五年和一五八九年ˇ他们两次试图在北卡罗来纳建立殖民地ˇ都未能成功ˇ直到一六O七年ˇ英国人才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成功地建立了一个殖民区。
(2)特许公司 这些早期的公司被称为合股公司ˇ因为个人投资者根据他们投资的比例拥有所有权ˇ和公司利润ˇ的「份额」。合股公司是欧洲贸易和经营管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ˇ公司把很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ˇ就能比单个企业主甚或一个大商业家族开办更大的企业。这些公司之被称为「特许公司」ˇ还因为这些最早的公司是由国王、或后来由国会授予特许状而合法组成的。特许状使这些公司得以建立ˇ并受权从事某种行业。
但这些早期的致力于支持殖民事业的公司ˇ在营利方面却无一不一败涂地。
(3)新教化 欧洲自罗马帝国后期以来ˇ几乎完全信奉基督教ˇ罗马天主教会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巨大的政治力量。从法兰克皇帝查理曼起ˇ尽管他的王国位于ˇ代的法国ˇ他却在罗马由教皇加冕ˇˇ惯例已经发展成君主的统治权须经教会代表上帝授予。但是从一五一七年起ˇ教会的权威受到一批被称为「抗议者」的宗教思ˇ家的挑战ˇ他们起初是抗议教会的种种恶习。教会一开始就拒绝接受这种抗议ˇ结果使教皇的权威遭到更激烈的否定ˇ并引出一种新的神学理论ˇ反对教会专断独一地控制基督教教义。这批改革者ˇ如茨温利、路德、加尔文ˇ不久便得到一些希望ˇ教会的政治权力挑战的君主和王公的支持。由于各国及其君主为复杂的宗教问题发生分歧和斗争ˇ此一「宗教改革」便导致数世纪之久的激烈冲突。
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波兰和法国仍然信奉天主教ˇ尽管法国当时有ˇ当多的少数派新教徒ˇ即所谓「胡格诺派」ˇ。马丁ˇ路德所传的教义在斯堪的纳维亚和德国的新式国家教会中得到体ˇˇ而约翰ˇ加尔文的教义则使瑞士、低地国家ˇ荷兰、比利时ˇ以及苏格兰的改革教会生机勃勃。
尽管宗教问题引起了激烈的辩论ˇ英格兰仍然ˇ对地不介入政治争端ˇ直到亨利八世ˇ在位期一五O九年至一五四七年ˇ要求与其妻子ˇˇ一位西班牙公主ˇˇ离婚ˇ因为她未能生下一个男嗣。由于罗马教皇拒绝了这个要求ˇ亨利八世便自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ˇ脱离了罗马天主教教会ˇ他并镇压所有反对他离婚、再娶及其脱离行动的牧师和臣民ˇ以制止人们继续反对他。
一旦教会的统一受到冲击ˇ基督教教义的一致性就不存在了。这样ˇ英国的新教会也经历了其它所有新教国家里发生过的对教义质疑和辩论的类似过程。尽管亨利八世及其继承者们已经把英国教会从天主教会中分裂出来ˇ他们实际上对于改革的态度却是保守的ˇ他们赞同那些令人ˇ起天主教惯例的教义和礼拜仪式。直至今日ˇ一般人还都认为ˇ在所有新教教会中ˇ英国的教会与天主教的教义最为接近。但是即使如此ˇ英国一旦开始对教义的质疑过程ˇ其「盎格鲁ˇ天主教」观点也就受到了日益强烈的攻击。最强硬的质疑来自一伙称为清教徙的人们ˇ他们都受到严峻的新教徒约翰ˇ加尔文最初在瑞士宣讲的教义的强烈影ˇˇ这些教义是由约翰ˇ加尔文的弟子约翰ˇ诺克斯传到不列颠群岛的。清教徒们主张英国教会必需变得更为「纯粹」ˇˇ在信仰和礼拜仪式方面更为简化。
这些清教徙中间ˇ有些人在教会内部供职ˇ他们希望通过劝导说服或通过获得职位来从内部实ˇ所期求的改革。另一些人则是分离主义者ˇ他们丧失了在教会内实ˇ这种改革的信心ˇ而希望成立一个新的教会。
由于容许宗教自由的ˇ代观念当时实际上还不为人所知ˇ这些宗教论战便越发变得咄咄逼人ˇ使人走投无路。人们普通认为ˇ教会人士应当辨别出邪教ˇ而统治者则应当予以查禁。因此在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ˇ谁要公开承认自己是新教徙ˇ就会有人身危ˇˇ反过来ˇ在新教掌权的国家里ˇ忠诚的天主教徙又受到迫害。当一个新教派在某一地区开始巩固确立之时ˇ统治者又可能对那些随后据教义的某一点而对新的正统观念提出怀疑的其它新教徒加以镇压。直到十八世纪ˇ欧洲的宗教迫害才缓和下来ˇ到了十九世纪ˇ欧洲各国才允许不信奉国教者有充分的公民权。宗教争端的酷烈促使人们移居美洲殖民地ˇ并为美国的宗教自由观念奠定了基础ˇ这个观念在托马斯ˇ杰斐逊起草的、并于一七八六年颁布的弗吉尼亚「信教自由法」中有力地表ˇ出来。
(4)教友派教徒 一批激进的清教徒ˇˇ正式名称为「朋友会」ˇˇ他们公开主张礼拜仪式力求简化、言谈浅白、服装朴实ˇ并且反对暴力。他们不信奉国教ˇ处事方式独特ˇ如拒绝服兵役和ˇ教会交纳什一税ˇ致使他们在英国遭到迫害。
(5)骑士党人 宗教并不是十七世纪英国唯一的冲突焦点。斯图亚特王朝连续四个国王从一六O五年到一六八八年在英国的专制统治ˇ引起了关于政体性质的反复争论和一场内战。
英国的政治制度在中世纪兴起时ˇ是围绕统治权归于君王这个观念形成的。法律则起源于国王的权力和权威ˇ并且要得到教会的批准。英国人仅仅ˇ有这种自由和国王依王室特权所赐予的权利。
中世纪的政治ˇ实际上比「一切统治权力和一切特权归于国王」这种简单观念所容许的要复杂得多。国王们经常把特权授予重要的群体ˇ如贵族、骑士、城市、行会和国民ˇ因而使自己对权力的绝对行使程度有所ˇ减。例如ˇ在一二一五年签署的大ˇ章里ˇ英王约翰批准了下述措施ˇ即未经贵族们或法律的裁决ˇ在他的国土内不得剥ˇ任何贵族和自由民的生命和财产ˇ未经贵族会议的同意ˇ不得征税金。ˇ这些条款预示了ˇ代的正当法律程序及代议制政府的各ˇ权利。ˇ嗣后的国王历年来还特别授予议会其它种种权力ˇ一二六五年以后ˇ议会更以两院形式分别代表了贵族和
「平民」。又如ˇ一二九七年ˇ英王爱德华一世又确认议会有权批准征赋税和关税ˇ并有权提出请愿书ˇ这种请愿书经国王批准即可成为法律。
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们无视上述特权的授予具有永久性ˇ宣称他们是凭神授权力进行统治的ˇ并声称国王的一切赐予可以收回。他们认为国王授于的是恩典ˇ而不是 「权利」。在查理一世统治时期ˇ由于议会宣称国王的权力不是绝对的ˇ这场争论随后激化成为一场内战ˇ一六四二年至一六四八年ˇ。最后ˇ国王及其支持者骑士党人终被支持议会的力量ˇˇ因为他们蓄短发而称为圆颅党人ˇˇ所击败。查理一世于一六四九年被处决ˇ清教徙支配的议会专政一直持续到一六六O年查理的儿子复位。查理二世重新挑起有关王室特权的冲突ˇ他的儿子詹姆斯二世扬言要恢复天主教为国教ˇ结果在一六八八年的「光荣革命」中被废ˇ。议会强令他的继承人威廉和玛丽先签署一ˇ「权利法案」才能即位。该法案牢固地建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ˇ宣称任何法律都不能因国王的干预而失效ˇ未经议会同意ˇ不得征税或保留军队ˇ未经正当法律程序ˇ不得逮捕或拘留任何国民。
英国的政治冲突正发生在美洲新殖民地的开拓时期ˇ因而不可避免地为美国初期的政治发展提供了舞台。一方面ˇ两派都有许多人来到新殖民地ˇ以躲避政治争端和继之而来的迫害。美国人最早认识到ˇ在一个新的时代ˇ一旦人们的宗教信仰业已分成多种ˇ政府就不再有可能把任何一种宗教强制性地树立为国教并加以支持。于是他们也成了英国人「权利」的机警的捍卫者。随后英国王室一再试图ˇ减移民在美洲的特权ˇ遂引起了美国革命。
(6)判处「流放」 英国这时期的法制即使对于轻罪也规定了极严厉的惩罚。因此判处「流放」到殖民地ˇ代替死刑或长期囚禁ˇ便被视为一种仁慈的表示。
(7)神权政治 英国的清教徒总是企图把他们的宗教信仰加诸英国所有的人ˇ这是英国内战和随后的议会制政体中一个重大的争议之点ˇˇ同样的情况又重ˇ于美洲的马萨诸塞。不信奉英国国教的清教徒在马萨诸塞定居后ˇ当地政府一度为清教徒教士所控制ˇ他们试图使所有人都依附他们的教义。只有加入教会的人才有选举权ˇ而且马萨诸塞大议会ˇ立法机构ˇ也通过了严格的法律ˇ强令遵从清教徙的信条和行为。然而ˇ到十八世纪初ˇ「神权政治」被有效地摧垮了。
(8)苏格兰一爱尔兰人 苏格兰ˇ爱尔兰人是苏格兰新教徙的后裔ˇ他们的祖先十七世纪初叶定居在北爱尔兰ˇ后来移居到了新大陆。
(9)天赋权利 殖民者及其后的开国元勋们都渴望ˇ在英王治下「的美洲人民能够行使和ˇ有同英国人习惯上赋有的同等自由和权利。殖民地的思ˇ家们在十八世纪已开始把天赋权利的哲学观念和政治观念ˇ跟他们与母国关系的观点结合在一起ˇ有关天赋权利的观念是于思ˇ启蒙运动时期在欧洲发展起来的。
启蒙运动的种种科学上的发ˇˇ特别是牛顿的物理学说所揭示的理论ˇ即天体是按照一直不变的物理法则而运行的说法ˇ给了当代道德哲学家们这样的观念ˇ认为人类社会也可能被种种不变的自然法则所支配。这种道德世界观意味着人们拥有「天赋权利」ˇˇ人类与生俱来的某些自由权ˇˇ并非由于任何国王的赐予ˇ而是人们本来就拥有这些权利ˇ这是自然法则。
这些观念在欧洲兴起时ˇ其中的主要思ˇ家有托马斯ˇ霍布斯ˇ一五八八至一六七九年ˇ、约翰ˇ洛克ˇ一六三二至一七O四年ˇ和雅各布ˇ卢梭ˇ一七一二至一七七八年ˇ。在这三人当中ˇ洛克对法则观念和天赋权利的学说ˇ给美国人的影ˇ最大。
洛克指出ˇ所有人类社会都禁止谋杀。这种道德观念的普遍性就为反对谋杀的自然法则的存在提供了合理证据。基督教义所启示的道理就肯定此点。洛克认为ˇ如果上帝者或自然规律叫人不要谋杀ˇ那么ˇ每个人都有一种责任ˇˇ它是自然法则所硬性规定的ˇˇ不要杀人。反过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权不被人所杀。因此洛克断定ˇ生命是人类的一ˇ天赋权利。人的基本天赋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而财产对于生命是必要的。因为人既然有权活着ˇ则他应有权拥有和利用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种种事物ˇ并有权在认为适合的情况下使用自身劳动成果。
根据洛克的理论ˇ按照自然法则ˇ人本来就生活在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中。不过ˇ人们为了ˇ受同他人一起生活的好处ˇ故而同意去组成社会、ˇ制某些自由并接受管理。之后ˇ又由人们和统治者之间基于同意的一种社会契约上面建立起政府。人们同意服从当局ˇ政府则允诺代表组成社会助个人并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公正地实施统治。任何政府违犯社会契约并剥夺任何人的天赋权利ˇ均不得不丧失其本身的合法性。如果一个政府变得专权和侵犯天赋权利ˇ人民就无须对它效忠并有权去更换它。
洛克认为ˇ一个基于同意观念而建立起来的国家ˇ其组织结构一定要容许公众表达同意或愿意。换言之ˇ一个合法的国家必须具备代议制机构。他在孟德斯鸠ˇ一六八九至一七五五年ˇ思ˇ出ˇ之前就主张权力应按职能而分立ˇ以防止野心勃勃和缺乏道德的领导人滥用它。
(10)奴隶制度 奴隶制度ˇˇ把人当作私有物占有、并控制他们的行动ˇˇ是一种在历史上许多阶段和不少文明中都出ˇ过的古已有之的灾祸。它玷污过古希腊罗马、伊朗、印度、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一五OO年ˇ即近代初期ˇ它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实施几乎遍及全世界。在欧亚文明古国、士耳其的奥托曼帝国、伊朗的萨非王朝、印度约莫卧儿帝国、中国的明代、以及日本ˇ都有过奴隶阶层。阿拉伯商人从非洲国家买了奴隶ˇ运过撒哈拉大沙漠或到印度洋另一端。当伯纳尔ˇ迪亚士和首批西班牙侵略者到达墨西哥城时ˇ他已注意到阿兹特克人的奴隶市场跟葡萄牙一样遍布各地ˇ大多数印第安民族由于交战获胜而都拥有奴隶。
然而ˇ奴隶制度在欧洲已经逐渐ˇ亡下去ˇ直到葡萄牙人首次航海到接近撒哈拉的非洲地区ˇ它才得到新的刺激。葡萄牙人在与北非回教民族进行了长期残酷战争之后才知道奴隶制度ˇˇ在这些战争中战俘一般都变成奴隶。仅在发ˇ美洲前几十年ˇ葡萄牙的劳力短缺便已促成欧洲和非洲之间的首次买卖黑奴。
十六世纪ˇ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开拓新大陆ˇ那里需要大量劳动力ˇ特别是把产糖、随后又把棉花作为营利作物之后更是如此。印第安人还没有完全从事农业生产ˇ他们在美洲居住得很稀散ˇ战争和瘟疫又减少了他们的人口。于是ˇ有人采用了ˇ美洲输入黑奴充当劳力的权宜之计ˇ而贩卖人口的邪恶贸易便从此开始。把奴隶用于种植园的经济动机和赢利ˇˇ然压倒了道德上的谴责。欧洲的非基督教徒ˇ甚至那些不信奉英国国教的基督教教徙ˇ根本没有公民权ˇ而且经常遭受残酷迫害。几世纪来与摩尔人、土耳其人以及蒙古人的残酷战乱ˇ又反复给人们灌输了对非基督教民族的敌意。黑人奴隶不信奉基督教ˇ因而很容易遭受歧视和被剥夺人权。
第一批奴隶甚么时候来到北美洲英国殖民地ˇ历史学家还没有一致的看法ˇ不过到十七世纪三十年代ˇ这个制度在弗吉尼亚已经风行。整个十九世纪输入美洲的黑人ˇ大部份运到了西印度群岛。仅约百分之五来到大西洋海岸的英国殖民地。这百分之五中ˇ大部份到了南方殖民地ˇˇ马里兰、弗吉尼亚、南北卡罗来纳和乔治亚ˇˇ这些地方的条件适于需用奴隶劳动的作物生长。北方殖民地大部份由独立的农民居住ˇ他们不需要也不希望得到奴隶。美国的历史学家们至今还难以解释ˇ为什么在英国毫无法律根据的奴隶制度ˇ得以在殖民地大规模发展。抵达弗吉尼亚的第一批黑人是作为契约慵工对待的。但是ˇ到十七世纪中叶ˇ他们却被纳入了一种法律体制ˇ所有黑人都被视作私有财产。
欧洲人到接近撒哈拉沙漠的非洲地区时ˇ他们碰到了一个与他们自己社会大不ˇ同的社会。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交通困难ˇ阻碍了非洲人充分参加在欧亚大陆上发生的技术上和政治上的发展历程。譬如ˇ整个非洲大陆铁路文明的发展过程尚未完成。非洲的政治发展也可以说同样如此。一些和欧洲国家ˇ抗衡的大国和帝国ˇˇ如加纳、马里、松加依、刚果和津巴布韦ˇˇ已经形成ˇ可是这些国家大都位于内陆。欧洲航海家遇到的只是沿海一带较小的部落政体ˇ那些地方当时还没有ˇ代人所谓的文化ˇ欧洲人所遇到的是他们视为「野蛮」和
「不开化」的风俗和标准。这就使奴隶制度受到鼓励ˇ并使以后的严格控制体系流行开来ˇ特别是在那些欧洲人担心奴隶发生骚乱的地方ˇ诸如西印度群岛为然。
这种制度一经建立起来ˇ以后几代人所见到的就只是始终身受束缚的黑人。由于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ˇ他们ˇ得十分r愚蠢」。他们被有效地制服了ˇ反抗或反对这个制度似乎毫无用处ˇ因此他们又ˇ得十分「驯顺」。欧洲人可能认为ˇ奴隶之所以如此ˇ并非因为他们是奴隶ˇ而是因为他们肤色黑。把黑人错误地列为先天低劣的种族ˇ又有力地为一个世袭的种族奴役制度作了辩护ˇ并使之延续下去。
因此ˇ北美洲殖民时期早就预示了此后人类反抗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中的种种事件。经济势力和社会势力把奴隶制度从旧世界转移到了新世界。人类为本身不纯正的利害得失作辩护的倾ˇˇ使一些人在这个制度一经建立起来后就进行捍卫。伴随任何社会结构而来的ˇ当大的社会惯性ˇ使这一制度得以继续存在下去。但同是这个支持奴隶制度的殖民社会ˇ也孕育了最终将废除奴隶制度的思ˇ。教友派教徒也很早就宣布他们反对这个制度。美国开国元勋们主张一种瓦解任何维护奴隶制度理由的道德哲学ˇ华盛顿和杰斐逊两人都作了允诺ˇ让他们本身拥有的奴隶得到自由。
(11)民团 殖民们修改了英国民团制度ˇ以适应自己的需要、所有健全的成年男子都是地方民团的成员。这些公民每年集合几次进行周末军事训练。只要地方长官或议会发出号召ˇ民团单位就会组织起来ˇ保护定居地免遭印第安人或欧洲其它列强的攻击。
(12)「五月花公约」 当「五月花」号到达马萨诸塞时ˇ移民的领袖们才知道他们离弗吉尼亚殖民区的目的地还有数百英里之遥ˇ超出了英国国王的管辖范围。马萨诸塞是英王命令达不到、没有执法官执行法令的地方。因此ˇ他们决定起草一个书面协议来进行自治。一六二O年十一月十一日ˇ四十一名幸存的男乘客「在上帝面前庄严结盟ˇ同心协力为较佳秩序与生存建立一个文明政体……并且……要随时制订、拟定和设计那种公认为最为适合于殖民地全体人民利益的公平法律、条例、法令、法规ˇ以及设立治理机构。」该公约是北美第一个民主协议ˇ它证实了初立基业的移民们所谓政府来源于人们之间的社会契约这一信念。
(13)重商主义观点 重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ˇ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ˇˇ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ˇˇ所能获得的财富。重商主义者认为ˇ要得到这种财富ˇ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ˇ发展对外贸易垄断ˇ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ˇ制来保护国内市场ˇ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亚当ˇ斯密一七七六年在他的基本著作「原富」中抨击了重商主义ˇ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但是ˇ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14)印第安人问题 欧洲人最初到达新大陆时ˇ南北美洲大陆上大约有九百万印第安人居住。据ˇ代的人口学家估计ˇ在中美洲和秘鲁这两个主要文化区域曾有近六百万印第安人居住过ˇ这种人口稠密ˇˇ是以农业的利用、金属文化的萌芽和帝制国家的发展为基础的。可是ˇ格朗德河以北的北美洲丰富资源却仅仅供养一百五十万印第安人ˇ他们大部份仍然处在狩猎和采集经济时期ˇ以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形式群居在一起。农业仅在少数地区得到利用。
西班牙人到达西印度群岛和中美洲以后ˇ印第安文化开始受到侵蚀。一方面ˇ感染了从欧洲传来的新疾病ˇˇ由于印第安人与世隔绝而毫无免疫力ˇˇ使印第安人的人口锐减。另一方面ˇ当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发生冲突时ˇ欧洲人的优越技术使印第安人处于严重的劣势。西班牙冒ˇ家们渴求财富和土地ˇ西班牙人曾与回教民族的长期争斗也许坚定了他们不容许非基督教徒的态度ˇ而且当西班牙人碰到阿兹特克人那种诸如杀人ˇ祭的习俗时ˇ他们无法欣赏印第安文明的整体与成就。
大西洋沿岸的印第安人部落和英国移民之间最初的接触是很和平的ˇ但是由于两种文化按照根本不同的社会原则建立起来ˇ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ˇ最终仍不免导致冲突。印第安部落是共同占有土地ˇ土地不属于个人ˇ而属于部落这个整体ˇ由部落整体贮藏这片土地出产的粮食作物和猎物。英国移民则要求合法占用土地来建立农场。他们和印第安人酋长进行谈判ˇ签定「契约」ˇ然后得以对土地实行控制。农场的扩展使沿岸国土的天然住地变得不利于印第安人ˇ给狩猎造成更大困难ˇ使他们不能ˇ以往那样使用部落的土地。一个部落对此并不能迁离这片地方完事ˇ因为他们只能迁到邻近部落或部落联盟所使用的土地上。
某些印第安人的习俗以及部落间ˇ互残杀的方式ˇ使欧洲人心惊肉跳。由于缺乏ˇ代式的对文化的理解ˇ他们认为印第安人的文化是野蛮的。
印第安部落从最初接触欧洲开拓者起ˇ经常在自己ˇ互间的战争中谋取欧洲朋友的帮助ˇ例如ˇ加拿大的法国人早期就卷入了休伦人和伊洛魁人之间的战争。一旦与印第安部落建立了这样的关系ˇˇ互竞争的欧洲国家也就在本身之间在新大陆的冲突中ˇ利用印第安人为他们出力。一七六三年以前ˇ英法之间竞争的ˇ着特征常常是ˇ双方都纠集自己的印第安同盟者ˇ对方的开拓者村落进行袭击。
把印第安人拉入欧洲人的战争中来ˇ最终必然造成印第安人和移民之间的某种敌对形式ˇ这种敌对只能逐渐使得印第安社会无法保存下去ˇ因为他们在技术上处于劣势。
即使如此ˇ印第安部落ˇ尤其是伊洛魁部落联盟ˇ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ˇ以致一直到美国革命之后ˇ移民们才能安全地深入到海岸平原以外的地区去定居。
(15)红衫军 英国正规军ˇ因穿猩红色军服而得名。
(16)贸易逆差地区 在殖民地时期重商主义经济体制的经济发展下ˇ美国的进口额超过了对英国的出口额。因为账目必须用硬币结算ˇ殖民地就长期短缺硬通货。货币供应的收缩引起了通货紧缩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困难。
(17)军队驻扎问题 殖民地强烈反对英国正规部队驻扎在当地ˇ这不仅涉及经费考虑和政治原则问题ˇ同时也出自对英国士兵的极端厌恶和反感。在当时惨无人道的军事制度下ˇ英国军队 「招募」的都是社会渣滓或被社会唾弃的人们。这种士兵只能靠九尾鞭来维持军纪ˇ也仅仅由于惧怕军官和军士ˇ才勉强保持队形。在这种部队里当兵ˇ许多人很快就堕落成为酒鬼。英国士兵威信扫地和英国军队管理不善的ˇˇˇ直到十九世纪末也未能真正得到纠正。这充分说明为什么美国革命期间英国士兵开小差ˇˇ会如此普遍ˇ同时也说明为甚么美国人要信赖当地公民组成的军队。
(18)「实质上的代表权」 尽管议会理论上代表全体英国人ˇ实际上并不如此。议会议员选区的界ˇ从来跟不上人口结构的变化。有些新城市根本没有一个议员ˇ而一些仅有几十个居民的「破落选邑」却拥有自己的代表。谋求私利的议员们阻挠重新划分选区ˇ因为那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政治力量的变动ˇ有利于那些繁荣的新城市。为了证明维持ˇ状是正确的ˇ他们发明了「实质上的代表权」的理论ˇ辩称即使个别地区没有代表ˇ议会议员却充分代表了全国主要的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
(19)立即应召的民兵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ˇ由于局势日趋紧张ˇ马萨诸塞和新英格兰各殖民地已经从本地民团中选出最合适的成员ˇ组成「立即应召民兵」特别连队ˇ准备一旦接到通知就立即集合起来。正是这些精选的马萨诸塞民团的一个地方连队在列克星敦的草坪上和英国人交了锋。
(20)黑森雇佣兵 美国革命期间ˇ英国动用的军队有四类ˇ英国正规部队ˇ部份印第安人作为辅助力量ˇ殖民中的效忠派所组成的地方部队ˇ来自黑森ˇ卡塞尔和德国其它五个邦的雇佣兵。黑森的王子把他征来的士兵租借给英国人ˇ从中得到每个兵每天租金一先令的报酬。由此而送到北美的黑森雇慵兵共约三万人ˇ其中一万人后来留在美国定居。
(21)邦联条例 邦联条例是筹建十三个新州统一政府的第一个正式文件。它是一七七七年由第二届大陆议会提出的ˇ但由于一些州不愿把自己的统治权交给一个全国政府ˇ这个条例直到一七八一年才最后为十三州全体批准并生效。
该条例规定设立一个国会ˇ每个州都可派若干代表参加。每州不论人口多少ˇ都在国会中有一票表决权。所有重大事ˇ要有九票才能通过ˇ而对条例的修正则需要十三州一致同意。该条例授权全国政府处理某些外交事务、宣战、管制货币铸造、确定度量衡标准、举债借款、建立邮政系统、筑路、以及征募陆军和海军ˇ但上述权力不是专有的ˇ每个州都可以做这些事情。然而ˇ该条例却没有授权国会征税和筹款ˇ国会只能ˇ各州募集款ˇ。国会也无权管制外贸、建立全国法庭、或强制实施自己的命令。
各州都表ˇ得很悭吝ˇ它们往往设立关税壁垒来ˇ互扼制ˇ而且很少能有九个州意见一致以通过重要立法。正是由于邦联条例的种种缺ˇˇ才最终导致了制ˇ会议的召开。
(22)国债 美国独立革命行将结束时ˇ全国政府已有一千一百万美元的外债和四千二百万美元的内债。各州举债总数也超过一千八百万美元。
(23)武装民船 指战时由私人配备的武装船只ˇ持有政府颁发的捕押特许证ˇ有权攻夺劫掠敌方商船。一八五九年的国际公约宣布这种私掠为非法。
(24)「星条旗」 弗朗西斯ˇ斯科特ˇ基为纪念保卫麦克亨利要塞而作的诗篇ˇ按照英国古老曲调 rˇ给天堂里的亚奈克里翁」传唱ˇ一九三一年定为美国国歌。
(25)神圣同盟 一八一五年ˇ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三国君主ˇˇ奥地利皇帝法兰西斯一世、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列ˇ威廉三世ˇˇ打败拿破仑后缔结的同盟ˇ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ˇ反对法国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ˇ。
(26)加利福尼亚金矿 一八四八年ˇ在旧金山附近发ˇ了黄金ˇ这个ˇ息一传开ˇ成千上万的人被财富所吸引ˇ蜂涌而至。仅只一八四八年一年之中ˇ「淘金热潮」就促使八万人涌入加利福尼亚。附带说一下ˇ淘金热潮以及随着加利福尼亚被开发而来的经济良机ˇ吸引了首批中国移民来到美国。自此之后ˇ又有更多中国人来到美国ˇ投入横贯大陆、通往东岸的铁路的修筑。
(27)得克萨斯的并入 十九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ˇ很多美国人迁入得克萨斯定居下来。这些定居者对墨西哥政府的管辖桀惊不驯ˇ不愿服从它的宗教、教育和司法等方面的政策。一八三六年ˇ得克萨斯人宣布脱离墨西哥而独立。他们在一次短期战争后确保了独立地位ˇ得克萨斯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维持了整整十年。
一八四五年ˇ德克萨期共和国请求加入美利坚合来国ˇ经国会接受后ˇ它就成为美国第二十八州。
(28)墨西哥战争 得克萨斯和墨西哥都把努埃塞斯河与格朗德河之间的土地宣布为己有ˇ在得克萨斯加入联邦之后ˇ美国继续坚持得克萨斯所要求的权利。
詹姆斯ˇ波尔克总统坚持宣称对那片土地具有主权ˇ并要求墨西哥把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卖给美国。这个要求被墨西哥的一个新政府拒绝了ˇ当美国部队挺进到格朗德河畔时ˇ战争打ˇ了。
美国对墨西哥、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的出征都取得了胜利。在瓜达卢佩一伊达尔戈条约中ˇ格朗德河被定为两国的边界ˇ墨西哥割让了构成今天的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内华达、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一部份这么一大片土地ˇ抵付了对美国的赔款ˇ还换得一千五百万美元。
这场战争遭到了ˇ当广泛的反对ˇ特别是在新英格兰ˇ以及在那些认为南部增加新领土会有助于延长奴隶制的人们之中。亨利ˇ戴维ˇ梭罗曾就战争期间公民抗命问题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ˇ后来产生了世界性的影ˇ。
(29)约翰ˇ布朗 激进的废奴主义者约翰ˇ布朗ˇ一八OO至一八五九年ˇˇ曾以暴力手段阻止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地区成为奴隶制的州而早已恶名昭著ˇ他构ˇ出一个侵入南方解放奴隶的计划ˇ并要按照他自己的计划来组织政府。位于西弗吉尼亚州哈波斯渡口的联邦军械库正好是一个首当其冲的目标ˇ布朗打算攫取那里的武器来发动他的起义ˇ然后进入西弗吉尼亚去纠集追随者。不过ˇ布朗的队伍为数只有十七人ˇ他们很快地便被俘获。这次起事虽然完全失败ˇ而布朗也因搞暴乱而被判处死刑ˇ但他的激烈言词和鲁莽的造反行动ˇ却掀起了全国对奴隶制度问题的讨论和大大加剧了地区性的紧张局面。
(30)萨姆特要塞 当时在联邦小批驻军控制下的萨姆特堡是一个沿海防御要塞ˇ筑于南卡罗来纳首府港口内的一个小岛上。当驻军指挥官拒绝服从南卡罗来纳当局提出把要塞移交该州的命令时ˇˇ该命令是以实行与联邦分离的公告令为依据的ˇˇ南卡罗来纳的州民团便ˇ要塞开火。
(31)参战各方的有利条件 北方的有利条件ˇ正如内文中所列ˇ是潜在的而非ˇ实的ˇ但是ˇ如果战争长期打下去这些潜在的条件就对北方有利了。南方在军事上的有利条件是ˇ内陆交通ˇˇ由于只需防御而无须进攻所必定产生的天然优势ˇ大量正规军中极有才干的军官都很忠诚ˇ具有很强的军事传统ˇ以及有希望得到法国和英国的外援ˇ因为这两国的工业似乎有赖于从美国南方获取棉花。
(32)四大铁路干ˇ 为了促进横贯大陆铁路的修筑ˇ国会把面积广阔的土地卖给或干脆送给铁路公司ˇ将土地卖掉后ˇ便可以有收入来修筑铁路。对于将从铁路获得便利的土地ˇ农民愿意出高价ˇ因为这样能够把他们的谷物送到市场去。但是ˇ有些铁路对于在它们独家经营的ˇ路上运输的谷物订定了过高的运费ˇ这种弊端是促进改革运动的最初原因之一。
(33)麦金莱总统的外交政策 回顾起来ˇ麦金莱政府在美国外交政策方面实创下了一个转折点ˇ从此把美国建立成一个世界强国。占有新的土地势必带来新的责任和新的牵连ˇ这也是一九OO年大选中重大的外交政策争论点。麦金莱之决定取得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ˇ体ˇ了美国在大陆本土之外扩展的一种形式。这种扩展精神之另一表ˇ是一八九八年之拼入夏威夷ˇ和一九O四年到一九一四年之开凿巴拿马运河。
(34)改革者所关心的许多问题 在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所有改革运动中ˇ重大的政治争端是ˇ开国元勋们为一个农业社会制订的ˇ法ˇ旨在切实ˇ制全国政府的权ˇˇ以维护各州和人民的权利。但改革家们却要求扩大ˇ而不是ˇ制政府的权力。尽管汉密两顿派的见解ˇˇ即认为ˇ法一般包含许多并未明文规定的权ˇˇˇ已经深入人心ˇ但是每ˇ扩大联邦政府权力范围的具体措施ˇ如授权政府管制铁路收费等等ˇ都要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辩。
由于人们业已广泛接受自由竞争的经济原则ˇ争辩也就更趋激化。亚当ˇ斯密ˇ在一七七六年所写的「原富」一书中ˇ结论性地断言ˇ对一国的经济进行重商主义的控制ˇ会破坏原先所要达到的目的ˇ把市场力量ˇ互间的自由作用束缚于一种经济之下ˇ实际上必然阻碍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因此ˇ十九世纪的许多经济思ˇ家都认为ˇ如果自由经济势力能给大公司和大企业创造有利条件ˇ那么政府就不应该加以约束。
ˇ法原先不愿增加联邦政府的权力ˇ并且担心联邦政府的政策干预会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ˇ这种状况终由于人们接受了某些基本观念而有所缓和。首先ˇ大得过分的企业本身就会使经济发展趋于不正常。如果它们接近于拥有垄断力量ˇ它们本身就会为了一己的私欲ˇ而不是为了整体的福利ˇ而ˇ制市场力量起作用。其次ˇ开国元勋们的安排是基于担心权力集中可能被滥用这一点上ˇ他们有生之年非常害怕权力集中于联邦政府手里。他们没有预见到大企业的兴起ˇ因而对经济力量的集中并未设法加以控制。因此十九世纪的改革家们认为ˇ政府对企业界的控制只是抵ˇ了私人对权力的滥用。这样ˇ扩大ˇ法所含权力的范围ˇ便只是对工业社会种种问题的一个审慎反应。当然ˇ这一切是开国元勋们当初所未曾预料到的。
后来ˇ罗斯福总统成功地说服国会ˇ依据ˇ法中「州际商业」条款ˇ获得授权实行许多新的联邦政策来抑制种种弊端ˇ而ˇ法前言中的「人民一般的福利」条款ˇ同样使联邦有实行新的创议之权。
(35)富兰克林ˇ罗斯福 富兰克林ˇ罗斯福ˇ一八八二至一九四五年ˇ是前总统西奥多ˇ罗斯福ˇ一八五八至一九一九年ˇ的堂弟。
(36)原子弹的发展 罗斯福总统得到纳粹德国已经着手进行一ˇ核武器发展方案的情报之后ˇ制造原子弹的计划就提了出来。
科学家们一旦研制出原子弹之后ˇ投掷原子弹的决定也不是轻率作出的。盟军参谋部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对这ˇ科学突破的高度机密一无所知ˇ仍然计画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进攻日本本土和一九四六年三月实行第二次大规模登陆。由于武士道精神和日本民族所受的军国主义训练的作用ˇ日本在太平洋岛屿的抵抗十分猛烈ˇ以致盟军决策人估计届时盟军伤亡会超过一百万人ˇ而日军伤亡将达二百万人。杜鲁门总统希望原子弹ˇˇ通过一次巨大破坏力的ˇ示ˇˇ能震慑日军大本营ˇ使之兴起接受投降的意念ˇ而挽回双方无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