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阿列克西ˇ德ˇ托克维尔着、乔治ˇ劳伦斯译、J.D.梅耶主编的《美国的民主》(纽约ˇ道布尔戴公《铁锚丛书》1969年版)ˇ第287页。

(2)    三名ˇ场调查人员和贝拉在为写作第九章而举行的一次座谈中使用了录音机。马德森摸仿这一办法ˇ在每次座谈之后即将其内容口述到磁带上ˇ力图尽可能逐字逐句地记下谈话内容。除了为便于理解而在将口语写成书面语时稍作整理外ˇ我们基本按座谈记录采用了谈话者的原话。马德森的座谈记录磁带虽然不如ˇ场录音那样只字不漏ˇ但仍能令人辨出是马萨诸塞州的”萨福克”人还是南加利福尼亚人说的话ˇ只有属于经济民主运动内容的部分不在其列。为了不暴露谈话人的真实身份ˇ我们对他们的个人特点作了改变ˇ而且使用了化名ˇ但以不损害有关文化信息为ˇˇ不过这不包括这一章中的韦恩ˇ鲍尔和第八章中的爱德华ˇ施瓦茨和简ˇ沙尔ˇ他们要求我们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我们只为不愿暴露姓名的人略加了一些掩饰ˇ但没有虚构或拼凑任何人物。书中的许多人运用的修辞也都是出自他们自己之口。

第二章

(1)阿拉斯代尔ˇ麦金太尔最近强调了这样一种思ˇˇ即传统就是一种ˇ存社会辨论ˇ”一ˇˇ行的传统就是一场历史上延续下来、体ˇ在社会中的辩论ˇ一场从某种程度上讲完全是关于这一传统各部分内容的辩论。……传统ˇ当它还具有生命力的时候ˇ意味着冲突的继续”(《德行的探求》ˇ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圣母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ˇ第207206)。还可参阅爱德华ˇ西尔斯的《传统》(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1)ˇ以及即将出版的亚罗斯拉夫ˇ佩利坎编辑的杰裴逊论宗教传统演讲。

    (2)《美国的民主》第279页ˇ阿ˇ德ˇ托克维尔着ˇ乔治ˇ劳伦斯译ˇJ.P.梅耶主编(纽约ˇ道布尔戴《铁锚丛书》1969年版)。约翰ˇ温思罗普生平的著作《美国的尼赫迈亚》很恰当地作为附录收在沙克万ˇ帕考维奇着的《美国自身的清教徒之源》一书中ˇ见187ˇ205页。(耶鲁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前引《美国的民主》第46页引用了温思罗普的话。在《自然王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一书第6页中佩里ˇ米勒说温思罗普是”站在我们思维意识的起点上”。同时还可参阅米勒在《投身荒野》一书(哈佛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和其它著作中关于温思罗普的论述。

    (3)在许多清教徒文ˇ选集中都有温思罗普写的《基督教博爱的典范》一文。常见的有爱德蒙ˇSˇ摩根主编的《1558ˇ1794年的清教徒政治思ˇ》(印第安纳州波利斯博布斯-梅里尔出版社1965年版)。该书第92页刊有上述文章。温思罗普的生平简介可见爱德蒙ˇSˇ摩根着的《清教徒的困境ˇ约翰ˇ温思罗普的故事》(波士顿ˇ利特尔-布朗出版社1958年版)

    (4)见摩根主编的《清教徒的政治思ˇ》第139页ˇ托克维尔在梅耶主编的《美国的民主》一书第46页中引用该段话时作了重要的省略。

    (5)见帕考维奇着的《清教徒的起源》附录第190页ˇ193页。

    (6)见摩根着的《清教徒的困境》第八章。

    (7)托克维尔认为杰裴逊是”在美国民主运动中涌ˇ出的最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前引《美国的民主》第203)

    (8)温思罗普ˇDˇ乔丹的学术论着《白人统治黑人ˇ1550ˇ1812年美国人对黑色人种的态度》一书(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475ˇ481页认为杰裴逊对黑色人种的观点前后不一。加里ˇ韦尔斯着的《创建美国ˇ杰裴逊的独立宣言》(纽约ˇ道布尔戴出版社1978年版)在第十五和二十二章中澄清了事实ˇ表明杰裴逊反奴隶观点的绝对一致性ˇ同时也表明了为什么当时他认为立即解放奴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9)见托马斯ˇ杰裴逊着ˇ索尔ˇKˇ佩多弗主编的《杰裴逊全集》(纽约ˇ迪尤尔-斯隆-皮尔出版社1943年版)中的《弗吉尼亚笔记》(1785)ˇ第673页问题19

    (10) 前引《杰裴逊全集》中184265日致约翰ˇ卡特赖特的信第293ˇ287页。

    (11)前引《杰裴逊全集》中的《弗吉尼亚笔记》ˇ第676页问题17

    (12)见韦尔斯的著作《创建美国》第三部分。

    (13)见前引《杰裴逊全集》中第386180134日第一次就职演说ˇ和第677页《弗吉亚笔记》问题18

(14)见本杰明ˇ富兰克林着ˇ伦德ˇWˇ拉伯里主编的《本杰明ˇ富兰克林自传》(耶鲁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ˇ第150页。

(15)本杰明ˇ富兰克林着ˇ拉尔夫ˇ克特切姆主编的《本杰明ˇ富兰克林的政治思ˇ》(印第安纳波利斯ˇ博布斯-梅里尔出版社1965年版)ˇ第341页。

(16)前引《本杰明ˇ富兰克林的政治思ˇ》ˇ第134页。

(17)尽管富兰克林对个人自我完善的概念有种种功利主义的阐述ˇ但追根结底还是同大众精神和社会责任的主题联系在一起的。见约翰ˇGˇ卡维尔缔的著作《自我造就者的倡导人ˇ美国成功概念的变迁》(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ˇ第13ˇ24页。

(18)FˇOˇ马西森的《美国的文艺复兴》(伦敦ˇ牛津大学出版社1941年版)。弗朗西斯ˇ帕克曼和詹姆斯ˇFˇ库帕对”自我造就者”的驳斥以及惠特曼和埃默森关于”自我修养”理ˇ的新综合体问题见卡维尔蒂的著作《自我造就者的倡导人》ˇ第77ˇ98页。

(19)惠特曼的《诗歌散文全集》ˇ(纽约ˇ美国图书馆1982年版)ˇ第188页。

(20)惠特曼《诗歌散文全集》ˇ第537页。

(21)惠特曼《诗歌散文全集》ˇ第297页。

(22)惠特曼《诗歌散文全集》ˇ第929ˇ994页。菲利普ˇ瑞夫发展了一种类型学ˇ与我们的很ˇ似。他将人分为”宗教型ˇ政治型ˇ经济型和心理型。”然而ˇ他倾ˇ于认为他说的”心理型人”(我们说的是富于表ˇ的个人主义者)取得了比我们看到的更彻底的”成功”ˇ”美国人不再按照基督徒和希腊人的模式来塑造自己。但他们也不是欧洲人心目中把他们当成的那种经济型的人。希腊的政治家ˇ希伯来和基督教的信徒ˇ以及十八世纪欧洲开明经济人士都已被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我看来ˇ美国文化虽然表明它来源于清教徒思ˇˇ但心理型的人同这一文化的关系更近”(《治疗学的胜利》〔纽约ˇ哈泼ˇ罗出版社1966年版〕第58)

(23)克雷夫科尔着的《一个美国农民的信》(纽约ˇ企鹅丛书1981年版)ˇ第83页。

(24)克雷夫科的《信》ˇ第70页。

(25)克雷夫科的《信》ˇ第67页。

(26)路易ˇ哈茨着的《美国的自由传统》(ˇ收获出版社1955年版)ˇ丹尼尔ˇ布尔斯廷着的《美国人ˇ立国时期的经验》(纽约ˇ兰登出版社1973年版)。认为美国文化全在于自由的见解的局ˇ性ˇ见多萝西ˇ罗斯《重温自由主义的传统ˇ再谈共和政体的沿革》一文。该文收在《美国思ˇ史的新动ˇ》一书的第116ˇ131页中ˇ由约翰ˇ希海姆和保罗ˇKˇ坎京主编(约翰ˇ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以及罗伯特ˇEˇ夏罗普的《走ˇ共和的综合体ˇ在美国的编史工作中出ˇ的对共和主义的理解》一文ˇ《威廉和玛丽季刊》第29(1972)ˇ第49ˇ80页。

(27)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305ˇ308页。

(28)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287页。泽维尔ˇ苏比里通过评述帕斯卡有关”心”的概念ˇ清楚地表明了托克维尔的用法ˇ因为托克维尔一生都是帕斯卡的学生ˇ”在帕斯卡那里ˇ我们部分地见证了少数充分实ˇ了的理解包含人类某些重要方面的哲学概念之尝试的一例。例如ˇ他关于心的概念ˇ尽管非常模糊ˇ但却是真实的ˇ不过由于概念模糊导致了理解困难和运用不当。虽然它不意味着与留卡尔纯理性ˇ对立的盲目的情感ˇ但却意味着知识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本性”( 苏比里的《自然ˇ历史ˇ上帝》第123页ˇ小托马斯ˇBˇ福勒泽;马里兰州美国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在这一意义上ˇ心的含议不仅包含了感情ˇ也包含了理智ˇ意志和目的。也许”心理习惯”的概念最终可以追溯到写在心中的法则(罗马书2:15;参阅《杰里迈亚书》31:33;《动善篇》6:6)有意思的是儒教和佛教也有关于心的概念并且多少有点ˇ似。

(29)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06页。

(30)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08页。

(31)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10页。

(32)有关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村镇社会重要性的论述见托马斯ˇ本德尔着的《社团和社会的变迁》(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ˇ以及理查德德德ˇ林基曼着的《小城镇的美国》(纽约ˇ普特南出版社1980年版)

(33)有关代表人物见麦金太尔着的《德行的探求》ˇ第26ˇ29页。

(34)有关独立自主的公民的论述见马文ˇ迈耶斯着的《杰克逊式的信仰》(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0年版)和詹姆斯ˇOˇ罗伯逊着的《美国的神话ˇ美国的ˇ实》(纽约ˇ希尔-王出版社1980年版)

(35)对家庭生活的迷信见卡尔ˇ德格勒着的《争执ˇ革命以来的美国妇女和家庭》第26ˇ51(纽约ˇ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巴尔巴拉ˇ韦尔特着的《1820ˇ1860年对纯女子气质的崇尚》ˇ美国季刊第18(1966)151ˇ174;理查德德德ˇ森纳特着的《家庭与城市的对立ˇ1872ˇ1890年工业城市芝加哥的中产阶级家庭》(哈佛大学出版社1970年版);以及柯克ˇ杰弗里的文章《乌托邦式的家庭从城市退出ˇ十九世纪的贡ˇ》ˇ《共鸣》第55(1955)21ˇ40页。

(36)凯里ˇWˇ麦克威廉斯描叙了旧式城镇民主在新英格兰的衰落(波士顿于1822年废除了市政会议)以及西部城镇重振新英格兰制度的失败ˇ从而把”个人交给了他自己的意志”(《美国的博爱观》;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ˇ第228)

(37)前引《美国的民主》第一卷ˇ第二部分ˇ第十章。

(38)前引《美国的民主》第二卷ˇ第二部分ˇ第二十章。

(39)见彼得ˇDˇ霍尔着的《1700ˇ1900年的美国文化结构:私营机构、精英分子和美利坚民族的起源》(纽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和伯顿ˇJˇ布莱德斯坦着的《职业化文化ˇ美国的中产阶级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纽约ˇ诺顿出版社1976年版)

(40)见阿尔弗雷德ˇDˇ钱得勒的著作《有形的手ˇ美国商业中的管理革命》(哈佛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有关更广泛的文化内容见艾伦ˇ特拉顿伯格着的《美国公司ˇ黄金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纽约ˇ希尔-王出版社1982年版)

(41)与个人主义思ˇ意识的联系ˇˇˇ在则是处于它的更不加修饰的功利主义形式之中ˇˇ依然是很紧密的ˇ”对巨大的神话式的公司的倾慕在增长ˇ因为美国人认为在这条章鱼的中心部位只有一个大脑在控制ˇˇ贪婪而野心勃勃、苦干而自主独立的、单一的美国个人”(见罗伯逊着的《美国神话ˇ美国ˇ实》第177页。)不过有关如何将公司放置在一个道德允许的范围内的讨论见第十章论述创建思ˇ的部分。

(42)商人们批评他们的早期评论家是”前进中落伍的老顽固”ˇ认为这些人是从”破落的小城镇”来的。(见罗伯逊着的《美国神话ˇ美国ˇ实》第178)

(43)在南北战争之前ˇ这种思ˇ就已表ˇ出光靠它是不能使国家团结一致的ˇ于是就出ˇ另一种综合制度。”这是一种技术上的新型联合体。….技术联合体通过职能作用而不是靠普遍的信念使人们结合在一起。”(见约翰ˇ海姆的文章《紧紧绑在一起ˇ美国历史上迥然不同的联合》ˇ《美国历史杂志第61(1974)19页》。

(44)有关新兴职业中产阶级的论述着重见布莱得斯坦着的《职业化文化》。

(45)关于管理类型见麦太金尔发展了马克斯ˇ韦伯理论的论述(《德行的探求》第24ˇ31页ˇ70ˇ75页ˇ81ˇ83)。有关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对管理类型的讨论见Mˇ迈科比的《策略家》(纽约ˇ西蒙ˇ舒斯特出版社1976年版)

(46)有关将效率作为管理的基本作用的讨论见塞谬尔ˇ哈伯的《效率及其提高ˇ1890-1920年发展时代的科学管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对自给自足的村镇社会衰落、松散社会结构形成时期的社会内聚力问题的广泛讨论见罗伯特ˇ威贝的著作《分裂的社会ˇ美国之含议的历史开端》(纽约ˇ牛津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

(47)对治疗型人的论述见麦金太尔的著作《德行的探求》ˇ第2970ˇ71页。关于美国治疗学在文化范围内最初的兴起主要参见TˇJˇ杰克逊。李尔斯的著作《优雅无处容身ˇ1880ˇ1920年的反ˇ代主义和美国文化变迁》(纽约ˇ万神殿出版公司1981年版)

(48)林得夫妇合着的《中等城市ˇˇˇ代美国文化研究》(纽约ˇ哈考特ˇ布雷斯出版社1929年版)ˇ特别是第496ˇ502;林得夫妇合着的《中等城市在过渡中ˇˇ对文化冲突的研究》(纽约ˇ哈考特ˇ布雷斯出版社1937年版);罗伯特ˇSˇ林得着的《为什么要有知识?社会科学在美国文化中的位置》(普林斯大学出版社1939年版)

(49)戴维ˇ里斯曼与内森ˇ格拉泽和路耶尔ˇ丹尼合着的《孤独的人群ˇ变化中的美国性格研究》(耶鲁大学出版社1950)

(50)对比约瑟夫ˇ费瑟斯顿的文章《约翰ˇ杜威和戴维ˇ里斯曼ˇ从失落的个人到孤独的人群》;见赫伯特ˇ甘斯主编的《论美国人的造就ˇ纪念戴维ˇ里斯曼论文集》(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

(51)赫维ˇ瓦伦尼着的《生活在一起的美国人ˇ一座中西部城镇在结构ˇ制下的多样化》(纽约师范学院出版社1977年版)

(52)在本书大部分已经完工的时候ˇ我们收到了理查德德德ˇMˇ梅雷尔曼的著作《造就一些我们自己的东西ˇ论美国的文化与政治》(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然而ˇ我们对这本书中同我们类似的分析感到吃惊。梅雷尔曼分析了文化的形式以及电视、广告和大众教育的内容ˇ发ˇ它们不同程度上证明了他所谓的”松散的文化”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他指出ˇ较早的美国文化以清教徒、民主主义和社会阶层的形式ˇ具有比较紧密的关联。他将关联松散之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与个人主义的兴起联系在一起。

第三章

(1)对我们所指出的一些变化ˇ最好的文ˇ性研究书籍是约瑟夫ˇ维若夫、伊莉萨白ˇ杜万和理查德德德ˇAˇ库尔卡合着的《内在的美国人ˇ从1957年到1976年的自画ˇ》(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81年版)。书中的研究基于ˇ距二十多年的两次大型全国性抽样调查。他们记录的发生在1957年到1976年间的一些变化是一种ˇ”更加个性化或更具有个性特色的致富方式”的转变ˇ也是ˇ”对其自身调节更多地作出具有美国人自我表ˇ和自我管理特色的反应方式”的转变。(529ˇ530)

(2)托马斯ˇ杰斐逊着ˇ索尔ˇKˇ佩多瓦主编的《杰斐逊全集》(纽约ˇ迪尤尔ˇ斯隆和皮尔斯出版社1943)ˇ第33页。

(3)拉尔夫ˇ沃尔多ˇ埃默森着的《论文和讲演集》(纽约美国图书馆1983年版)ˇ第261ˇ262页。

(4)丹尼尔ˇ卡尔霍恩着的《一个民族的才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ˇ第143ˇ147页。

(5)有关洛克的观点见詹姆斯ˇLˇ阿克斯特尔主编ˇ约翰ˇ洛克着的《教育漫话》中”关于教育的一些ˇ法”(伦敦ˇ剑桥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值得记住的是洛克《第一篇关于政府的论文》是为驳斥罗伯特ˇ菲尔默的《族长》而作的ˇ《族长》为君主制辩护ˇ将君主制视为族长制的继续。见彼德ˇ拉斯莱特主编ˇ约翰ˇ洛克着的《两篇关于政府的论文》(伦敦ˇ剑桥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受洛克影ˇˇ美国的儿童教养方式与菲利普ˇ格雷文在他着的《新教徒的气质ˇ儿童教养、履行宗教和美国早期的自我》(纽约ˇ诺夫出版公司1977年版)第三部分中所说的”温和的新教徒气质”的那种东西很ˇ似。

(6)赫维ˇ瓦伦尼着的《生活在一起的美国人ˇ一座中西部城镇在结构ˇ制下的多样化》(纽约师范学院出版社1977年版)ˇ第185ˇ186页。

(7)瓦伦尼的《生活在一起的美国人》ˇ第八、九章。

(8)埃默森的《论文和讲演集》ˇ第259ˇ260页。

(9)盖洛普观点索引《美国的宗教》(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美国公众舆论研究所1981年版)。

(10)阿拉斯泰尔ˇ麦金太尔着的《德行的探求》(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十章。

(11)见丹尼尔ˇJˇ莱文森的著作《男人一生的四季》(纽约ˇ巴兰坦出版社1978年版)第十三、十六、十八、二十章;特别是第201ˇ208ˇ245ˇ251ˇ330ˇ340页。对比乔治ˇ瓦兰特的著作《适应生活》(波士顿利特尔-布朗出版社1977年版)ˇ第215ˇ230页。

(12)盖尔ˇ希依着《通道ˇ成年人生活中可以预言的危机》(纽约矮脚鸡丛书1977年版)第二十章。

(13)见麦太尔的《德行探求》第十四章。

(14)希依的《通道》ˇ第364页。

(15)弗朗西斯ˇ菲茨杰拉ˇ《太阳城中心》;《纽约人》1983425日第6190ˇ93页。

(16)希依ˇ《通道》ˇ第364页。

(17)迈克尔ˇ桑德尔ˇ《自由主义和公正的局ˇ》(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对功利主义者和康德的伦理学所继承的有关具体道德品质、情感和目的自我剥夺概念ˇ包括约翰ˇ罗尔斯的契约论的哲学批判ˇ见阿梅利ˇOˇ罗蒂主编的《人的特性》一书中伯纳德ˇ威廉斯的《人、个性和道德》一文(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197ˇ216页ˇ以及JˇJˇCˇ斯马特和伯纳德ˇ威廉斯合着的《功利主义ˇ赞同与反对》一书中伯纳德ˇ威廉斯的《功利主义批判》一文(坎布里奇ˇ剑桥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同时还可参阅罗蒂主编的《人的特性》一书中Cˇ泰勒的《自我的责任》一文ˇ第281ˇ299页。

(18)约翰ˇ洛克着ˇ彼得ˇHˇ尼蒂奇主编的《人类理解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二卷ˇ第二十七章ˇ第六节ˇ第331ˇ332页。

(19)欧文ˇ戈夫曼着的《日常生活中自我的表ˇ》(纽约ˇ道布尔戴出版社铁锚丛书年版)。还可参阅菲利普ˇ雷夫着的《治疗学的胜利》(纽约ˇ哈泼-罗出版社1966年版)一书中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以及该章的总论点。

(20)菲茨杰拉德的《太阳城中心》ˇ第90页。

第四章

(1)”一旦个人的幸福最终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ˇ承受能力、个性力量、社会地位、群体利益、模范而负责的成年人行为ˇ以及儿童康乐都从属于个人幸福和“自我实ˇ”ˇ社会的安排就ˇ弱了。…..生活美满ˇˇ完满的经历和一个成年人在他生活中的社会中能发挥一切可发挥的作用ˇˇ就失去了意议。….实际上ˇ作用和特定地位都成了怀疑的对ˇˇ正如他们不同于ˇˇ甚至对立于ˇˇ自我的核心、人的本质”(约瑟夫ˇ维罗夫、伊莉萨白ˇ杜万和理查德德德ˇAˇ库尔卡合着的《内在的美国人ˇ从1957年到1976年的自画ˇ》;( 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81年版ˇ第140ˇ141)(2)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603页。

ˇ2ˇ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291页。

(3)卡尔ˇNˇ德格勒ˇ《争执ˇ革命以来的美国妇女和家庭》(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一章ˇ特别是第8页。西奥多ˇ卡普洛的著作《中等城镇的家庭ˇ五十年的变迁与持续》(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表述了在当代印第安纳州的曼西ˇ这种形式仍有多么强大。

(5)NˇFˇ科特的著作《成年女子的枷锁ˇ1780ˇ1835年新英格兰地区”妇女的地位”》(耶鲁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ˇ有关”女子学院”见第114ˇ125;关于民间团体见第141ˇ157页。

(6)戴维ˇMˇ施奈德和雷蒙ˇTˇ史密斯合着的《阶级的差别和两性在美国亲属关系及家庭中的作用》(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1973年版)14ˇ103页。

(7)科特着《成年女子的枷锁》ˇ第58ˇ59页。

(8)科特着《成年女子的枷锁》ˇ第61页。

(9)科特着《成年女子的枷锁》ˇ第71页。

(10)前引《美国的民主》第二卷ˇ第三部分ˇ第九章。

(11)见科特《成年女子的枷锁》ˇ第80ˇ83页。

(12)见科特的《成年女子的枷锁》ˇ第127ˇ129页。

(13)埃德蒙ˇSˇ摩根着的《清教徒的家庭ˇ十七世纪新英格兰的宗教和家庭关系》(纽约ˇ哈泼火炬丛书1966年版)ˇ第47页。

(14)见维罗夫、杜万和库尔卡合着的《内在的美国人》第147页中关于对独身的社会接受能力的增加;关于对离婚的社会接受能力的增加见该书第151页。有关类似趋势的统计资料可参见丹尼尔ˇ杨克拉维奇的《新规则ˇ在一个颠倒的世界中寻求自我完善》(纽约ˇ兰登出版社1981年版)ˇ第92ˇ99页。

(15)杨克拉维奇的《新规则》ˇ第252ˇ98页。

(16)杨克拉维奇的《新规则》ˇ第103ˇ105页。

(17)维罗夫、道万和库尔卡合着的《内在的美国人》ˇ第147页。

(18)出处同上ˇ第192页。维罗夫、杜万和库尔卡发ˇ婚姻和父母身份ˇ对于工作和娱乐而言是价值实ˇ更为核心的源泉。在前后两次调查中他们发ˇ多数美国人从婚姻中得到了幸福ˇ1976年甚至比1957年更为幸福。他们认为ˇ同样在1957年到1976年间出ˇ的离婚率的增加和对离婚ˇˇ的认可ˇ实际上可以部分地说明为什么婚姻更为美满ˇ因为不幸的婚姻已经解体。

(19)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67ˇ587ˇ589页。

(20)前引《内在的美国人》ˇ第178页。

(21)《一个不同的声音ˇ心理学理论和妇女的发展》ˇ卡罗尔ˇ吉利根着ˇ(哈佛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巴里ˇ桑主编的《家庭的反思ˇ女权主义者的若干问题》一书中萨拉ˇ拉狄克《母亲的思ˇ》一文(纽约ˇ朗曼出版公司1982年版)ˇ第76ˇ94页。

第五章

(1)见约瑟夫ˇ维罗夫、理查德德德ˇAˇ库尔卡和伊莉萨白ˇ杜万合着的《美国的精神健康ˇ19571976年寻求帮助的方式》(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81年版)和《内在的美国人ˇ19571976年的自画ˇ》(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81年版)。该书最关注的治疗学”尚未自成一派”。蒂普顿会见了许多观点不同的治疗学家和病人ˇ从心理分析家到行为者ˇ不过他研究的中产阶级病灶往往将他引ˇ新弗洛伊德派、罗杰斯派、格斯塔特、ˇ互作用派和人道主义的治疗学家。许多开业者都说他们自己是”折衷”的。在强调他们自己的看法、常常还有他们所受的训练的同时ˇ更着重于取得”实际效果”ˇ而不是理论上的致和忠实。我们的主要兴趣并不是心理学理论和心理错乱。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将治疗学看作一种文化形式ˇ一种对自我和社会进行思考的语言。我们知道在本章中我们讲的”治疗学”、”治疗学家”和”有治疗学倾ˇ”ˇ对来说差不多都有例外。蒂普顿和另外三名座谈主持人的主要兴趣都不在治疗学上ˇ但令他们吃惊的是美国人频繁地使用从松散而折衷的治疗学文化中吸取来的某些用语和思维方式。正是这种美国老百姓使用和理解的新词语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维罗夫、库尔卡和杜万的大型调查研究证实了这种文化的广泛传播ˇ同时也证明了那些有影ˇ的心理学家或者性格理论家、分析家或治疗学家的观点ˇ但同他们为何得到了普遍理解或许多少有些关系。

(2)罗伯特ˇ弗罗斯特ˇ”雇员之死”(1914)

(3)亚里士多德ˇ《尼可马亥伦理学》ˇ第7和第9;西塞罗ˇ《论友谊》;托马斯ˇ阿奎那ˇ《论辩ˇ爱恋》。

(4)莱斯特ˇJˇ卡波主编的《亚当斯ˇˇ杰斐逊书信集ˇ托马斯ˇ杰斐逊ˇ艾比盖尔和约翰ˇ亚当斯之间的通信全集》(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2:562ˇ563

(5)前引《美国的民主》第565ˇ536ˇ538页。

(6)乔治ˇMˇ彼尔德的《美国人的神经质》(1881年着ˇ纽约阿诺出版社及《纽约时报》1972年版)ˇ第26ˇ171ˇ172页。

(7)彼尔德的《美国人的神经质》ˇ第122ˇ123页。

(8)伯顿ˇJˇ布莱德斯坦的《职业化文化ˇ美国的中产阶级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纽约ˇ诺顿出版社1976年版)ˇ第105ˇ120页及全书各处。

(9)布莱德斯坦的《职业化文化》第172ˇ176页。

(10)威廉ˇ詹姆斯ˇ《简明心理学教程》(纽约ˇ亨利ˇ霍尔特公司1892年版)149页。再参阅威廉ˇ詹姆斯的《论养精蓄锐ˇ人的精力、娱乐的准则》(纽约ˇ亨利ˇ霍尔特公司1911年版)ˇ第256678;以及Eˇ布鲁克斯ˇ豪利弗尔德的《ˇ村保健史》(1984年田纳西州阿宾登出版社1984年版)ˇ第184ˇ190页。

(11)维罗夫、库尔卡和杜万合着的《美国的精神健康》ˇ第6ˇ7页。

(12)同上书ˇ第166ˇ167176ˇ177页。

(13)见《受管理的心灵ˇ人类感情的商业化》ˇ阿利ˇRˇ霍奇切尔德着《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4)见盖伊ˇEˇ斯旺森的文章《后工业社会的权威和同一性的基础》ˇ文章收编在Rˇ罗伯逊和伯克特ˇ霍茨内主编的《同性与权威》一书中(纽约ˇ圣马丁出版社1980年版)ˇ第196ˇ204页。

(15)见《从六十年代中解脱》ˇ斯蒂芬ˇMˇ蒂普顿着(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章;再参阅霍奇切尔德的《受管理的心灵》。

(16)对比理查德德德ˇ森内特的《热心公益者的衰落》(纽约ˇ兰登出版社佳酿丛书1978年版)ˇ第3ˇ5257ˇ268337ˇ340;亦见菲利普ˇ里夫着《治疗学的胜利》(纽约ˇ哈泼-罗出版社1966年版)ˇ第1ˇ28ˇ232ˇ261页。

(17)就基本竞争市场模式对个人生活的影ˇ我们比拉塞尔ˇ雅各布布比或克利斯托弗ˇ拉希要强调得少一些。雅各布布比的观点见他的著作《社会健忘症》(波士顿ˇ毕康出版社1975年版)ˇ第xvii 46ˇ72103ˇ116;拉斯奇的观点见他的著作《自我陶醉的文化》(纽约ˇ诺顿出版社1978年版)ˇ第3ˇ70页ˇ特别是第30页。

(18)见《功利主义的形式和局ˇ》ˇ戴维ˇ莱昂着(牛津克拉伦) 顿出版社1965年版);和查尔斯ˇ泰勒的文章《商品的多样化》ˇ文章收编在爱蒂亚ˇ森和伯纳德ˇ威廉主编的《功利主义和功主义之外》一书中(剑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ˇ第129ˇ144页。

(19)罗伯特ˇ科尔斯ˇ《礼貌与心理学》ˇ《戴达努斯》109(1980年夏季刊)140页。有关在人类潜在心理促使下有组织地努力将政治人格化的实例ˇ见蒂普顿的《从六十年代中解脱》第267ˇ270页中关于由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员约翰ˇ巴斯孔塞洛斯建立的自决权”一种个人/政治网络”。有关对政治心理理论的批判可见菲利普ˇ里夫的《弗洛伊德ˇ道德家的头脑》(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220ˇ256页。里夫认为ˇ弗洛伊德将政治看作是个人在国内制度ˇ制下无形的一种不合理的权力格局ˇ因而与客观事实缺乏协调一致的关系。有关用心理学解释政治的不可靠性见拉塞尔ˇ雅各布布比在《社会健忘症》第101-118页中对美国新左派主张的”主观政治”抨击。有关激进自由主义是这种政治的文化根源的论述见马歇尔ˇ伯曼的著作《具有可靠性的政治》(纽约ˇ可塞隆出版社1980年版)特别是xvˇxxivˇ311ˇ325页。

(20)戴尔ˇ卡内基着的《如何赢得朋友和影ˇ人们》(1936年着ˇ纽约ˇ西蒙-舒斯特出版社1981年版)ˇ第25页。

(21)如果用”自尊”和”自我接受”这样的心理学术语进行估价ˇ如今的美国人对自己的感觉比二十年前要好。因为他们”ˇ得更多的是个性的特点ˇ而不是道德陈规或头衔”ˇ而且由于较少用普通的规则或标准检评判自己ˇ他们对自己达不到道德标准就不那么愧疚。另一方面ˇ由于社会角色和实践失去了道德的协调ˇ美国人对自己”究竟”为什么样的人更感茫然ˇ同时更难于找到一个真正的自我。这样ˇ随着时间的推移ˇ愧疚感虽然减弱了ˇ但是焦虑感却在增加。见维罗夫、杜万和库尔卡合着的《内在的美国人》ˇ第19ˇ25ˇ115ˇ122页。

(22)即将出版的贾罗斯拉夫ˇ佩利坎编的《杰斐逊关于宗教传统的讲演》。

(23)见维朗夫、杜万和库尔卡的《内在的美国人》ˇ第115ˇ118页。

第六章

(1)罗伯特ˇ科尔斯ˇ”礼貌与心理学”ˇ《戴达努斯》109(1980年夏季刊)ˇ第137页。

(2)有关论述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个人主义见DˇHˇ劳伦斯的著作《美国古典文学研究》(1923年着; 纽约ˇ道布尔戴出版社铁锚丛书1951年版)。有关牛仔的形ˇ见威尔ˇ赖特的著作《六ˇ枪与社会ˇ西部的结构性研究》(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关于牛仔和侦探见约翰ˇGˇ卡维蒂的著作《冒ˇ、侦探小说和浪漫ˇ作为艺术和大众文化的公式化故事》(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3)关于英雄对女人和社会的回避见勒斯利ˇ菲德勒的著作《美国小说中的爱情与死亡》(纽约ˇ斯泰因-戴出版社1966年版)ˇ以及安ˇ斯威德勒的文章《美国文化中的爱情与成熟》ˇ文章收在尼尔ˇJˇ斯梅尔瑟和埃里克ˇHˇ埃里克松编辑的《成年时期工作与爱情的主题》(哈佛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ˇ第120ˇ147页。

(4)最好地论述林肯对美国公共生活的看法的书籍是哈里ˇVˇ贾法的《众议院分裂的危机ˇ对林肯一道格拉斯辩论的解释》(纽约ˇ道布尔戴出版社1959年版)。莱因霍尔德ˇ尼布尔的评论出ˇ在他自己的《埃布尔罕ˇ林肯的信仰》一文中ˇ文章收集在艾伦ˇ内文斯主编的《林肯及其葛底斯堡演说》一书中(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ˇ第72页。

(5)特别见迈克尔ˇ朱克曼的著作《太平王国ˇ十八世纪新英格兰的城镇》(纽约兰登出版社1970年版)。”太平王国”一词当然与末世学有关。它是新英格兰人所渴求的ˇ但并不ˇ他们自称已经实ˇ的那样。

(6)有关论述托克维尔对个人主义一词的介绍和美国人的反ˇ见耶霍舒ˇ艾里利的《美国思ˇ中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哈佛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ˇ第183ˇ210246ˇ276页。有关论述这一词语在欧洲范围内的出ˇ见凯尼拉德ˇWˇ斯沃特的文章”19世纪中叶的个人主义”ˇ《思ˇ史杂志》第23(1962)ˇ第77ˇ90页。

(7)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二卷ˇ第一部分ˇ第一、二章。

(8)戴维ˇMˇ施奈德和雷蒙德ˇTˇ史密斯:《阶级差别和两性在美国亲属和家庭结构中的作用》(新泽西州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1973年版)ˇ第1920页。

(9)同上书ˇ第24页。

(10)同上书ˇ第46页。

(11)威廉ˇHˇ怀特ˇ《组织者》(纽约ˇ西蒙-舒斯特出版社1956年版)

(12)Aˇ麦金太尔的《德行的探求》(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ˇ第33页。

(13)施奈德和史密斯ˇ《阶级差别》ˇ第27页。

(14)同上书ˇ第107ˇ39页。”我们领域研究的直接经验就在于虽然社会各阶层都保留着种族意识ˇ但它对中产阶级行为的影ˇ正在迅速减少。事实上ˇ要成为中产阶级ˇ有一方面就是要抛弃大部分种族特征ˇ对个人成就的追求、力图理智地控制事态和着眼于未来而不是过去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过程”(35ˇ36 )

(15)理查德德德ˇMˇ梅雷尔曼在《造就一些我们自己的东西ˇ论美国的文化与政治》(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中给这种冲突下的定义是松散的关系与紧密的关系之间的冲突。他认为这种冲突是当今美国生活中的主要冲突。

(16)见麦金太尔的《德行的探求》第15章。

(17)对苦难的记忆以及保留这种记忆的重要性的论述见JˇBˇ梅斯的《对历史与社会的信念ˇ走ˇ一种实际的ˇ原始的神学》(纽约ˇ西伯里出版社1980年版)。弗洛伊德在《悲哀与忧郁症》一文(1917年着)、《论文集》〔伦敦ˇ霍格思出版社1956年版〕4:152-170中指出ˇ如果苦难的记忆受到抑制时ˇ它就以一种不健康的方式继续主宰着人。这一论点揭示了忘却与记忆的辩证关系ˇ唯有通过记忆我们才能有行动自由而不受无意识的记忆的主宰。

(18)西西利亚ˇ多尔蒂要是知道在二十世纪早期ˇ天主教的社会思ˇ家约翰ˇAˇ瑞安主教ˇ《传播正义》(1927年纽约版)的作者ˇ已经用了”经济民主”一词可能会感到吃惊的。

(19)帕克ˇJˇ帕尔默的《陌生人之间的交际ˇ基督教徒和美国公众生活的复兴》(纽约ˇ十字路口出版社1981年版)31页。

第七章

(1)詹姆斯ˇ柯蒂斯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第36(1971)872ˇ880页题为《加入民间团体ˇ一份全国比较记录》的文章中指出ˇ他发ˇ加拿大和美国民间团体人数大大超过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的人数。如果按重复人次计算的话ˇ那差距就更大。戴维ˇHˇ史密斯在《社会学评论年刊》第一期(1975)247ˇ251页题为《自愿的行动和民间的团体》一文中指出ˇ他发ˇ斯堪的纳维亚人中民间团体成员数ˇ当于加拿大与美国的成员数ˇ或许还更多一些ˇ而其它工业国的数字就低得多了。西德尼ˇ韦尔巴ˇ诺曼ˇHˇ尼和耶昂ˇ金在《参与和政治平等ˇ七国情况对比》(纽约ˇ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一书中为理解这些一贯的差别增添了一种有用的看法。他们发ˇ美国人积极参加《从事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的人数最多ˇ而政党、俱乐部和各类组织的人数就ˇ对少一些。这与我们在第七和第八章中的发ˇˇ吻合ˇ即美国人情愿参加民间社会组织而不是”政治”。韦尔巴、尼和金还发ˇ就参与同收入和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而言ˇ美国也比其它工业国家要高。亚历克斯ˇ英克尔斯在民主制度研究中心出版的一份刊物《中心杂志》(198311ˇ12月合刊)25ˇ39页上ˇ以《美国人的特点》一文报导了自托克维尔时代至今社会介入的延续性。他还发ˇ了许多其它方面的延续性ˇ包括自力更生和个人效验感。同时他指出了一些重要的差别ˇ其中主要有对多样化的容忍度有所增加而对工作和节俭的却有所减少ˇ并且政治信心受到侵害。

(2)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23页。

(3)赫维ˇ瓦伦尼ˇ《生活在一起的美国人ˇ一座中西部城镇受结构ˇ制的多样化》(纽约师范学院出版社1977年版)ˇ第150ˇ159页。

(4)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70页。

(5)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63ˇ70页。

(6)托马斯ˇ本德ˇ《美国的社会和社会变迁》(新泽西州拉特洛斯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ˇ第61ˇ108页。

(7)近期就一主题有价值的文学综述和解释见本德的《社团和社会变迁》ˇ罗伯特ˇHˇ威贝的《分裂的社会ˇ关于美国之意议的介绍》(纽约ˇ牛津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ˇ和摩理斯ˇ詹诺维茨的《后半世纪ˇ社会变革和美国政治》(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ˇ特别是第264ˇ319页。

(8)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25ˇ530页。

(9)见曼库尔ˇ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哈佛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ˇ他以为功利主义的个人主义逻辑分析了”搭便车”的问题。

(10)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27页。

(11)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12ˇ513页。

(12)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604页。 

(13)罗伯特ˇEˇ帕克的《城市ˇ有关在都市环境中进行人类引为调查的若干建议》一文(1925年着)ˇ文章收集在罗伯特ˇEˇ帕克和EˇWˇ伯吉斯主编的《城市》一书中(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ˇ第40页。

(14)见爱德华ˇOˇ劳曼的《环环ˇ扣的幅射形的网ˇ一个具有重要结果的形式外观》一文ˇ收入他的著作《多元论的结合力ˇ城市社会网络的形式和实质》一书(纽约威利公司1973年版)ˇ第111ˇ130;保罗ˇ克雷文和巴里ˇ韦尔曼的文章《网状城市》ˇ收入《社会学调查》1974年第43期上ˇ第57-88;韦尔曼等人的文章《社会关系和支持系统ˇ从熟悉到支持》ˇ文章收入LˇSˇ伯恩ˇRˇDˇ麦金农和JˇWˇ西蒙斯主编的《加拿大中部地区城市的形成ˇ论文选集》一书(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152ˇ167页ˇ克劳德ˇSˇ费歇尔等人合着的《网络与地点》(纽约ˇ自由出版社1977年版);以及克劳德ˇSˇ费歇尔着的《住到朋友中去》(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5)莱斯特ˇCˇ瑟罗ˇ《有得必有失的社会ˇ分配和经济变革的可能性》(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80年版)

第八章

(1)赫维ˇ瓦伦尼ˇ《生活在一起的美国人ˇ一座中西部城镇受结构ˇ制的多样化》(纽约ˇ师范学院出版社1977年版)第二章。

(2)摩理斯ˇ詹诺维茨ˇ《重建爱国主义》(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ˇ第193页。

(3)有关无党派选民的增加见诺曼ˇ尼ˇ西德尼ˇ韦尔巴和约翰ˇ佩特罗西克的著作《变化中的美国选民》(哈佛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沃尔特ˇDˇ伯纳姆的文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政治ˇ是超党派吗?》ˇ文章收入刘易斯ˇ梅斯尔和保罗ˇ萨克斯主编的《政党的前途》一书中(加利福尼亚州塞奇公司1975年版)238ˇ277页ˇ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政治》ˇ刊登在《异议》第2(1980年春季刊)149ˇ160页。有关可能出ˇ的”正统观念的危机”见西摩ˇMˇ利普塞特和威廉ˇ施奈德的著作《信心的鸿沟ˇ公众心目中的商业、劳动和政府》(纽约ˇ自由出版社1983年版)第十二章。亦见詹姆斯ˇ豪斯和威廉ˇ梅斯的文章ˇ《1952ˇ1968年美国的政治异化》ˇ文章刊登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第68(1974)951ˇ972;以及丹尼尔ˇ杨克洛维奇的文章《是道德正统的危机吗?》ˇ文章刊登在《异议》杂志第21(1974年秋季刊)526ˇ533页。

(4)有关经济地位和社会的介入见Sˇ韦尔巴和Nˇ尼的著作《美国的参与ˇ政治民主和社会平等》(纽约ˇ哈泼-罗出版社1972年版)。亦见Lˇ雷恩瓦特的著作《金钱能买什么ˇ不平等和收入的社会含义》(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74年版)

(5)奥克塔维奥ˇ帕斯的文章《墨西哥和美国》ˇ刊登在1979917日的《纽约人》杂志上ˇ第136ˇ153页。

(6)见利普塞特和施奈德的《信心的鸿沟》第六  ˇˇ  十章。

(7)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691ˇ693页。

(8)”使人类随落的不是权力的行使和服从的习惯ˇ而是行使人们认为不合法的权力和服从人们认为是篡夺得来并且是施行暴虐的权力”(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14)

(9)着重参见尼克ˇ萨尔瓦托尔的著作《尤金ˇVˇ德布兹ˇ公民和社会主义者》(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ˇ了解德布兹和与他有关的运动ˇˇ劳工运动ˇ人民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ˇˇ力图在迅速工业化的条件下维护共和主义公民所持的观念的意义。

(10)对其中一些运动见哈里ˇCˇ博伊特的著作《后院革命ˇ对新公民运动的了解》(费城坦普尔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九章

(1)《个人慈善捐赠方式ˇ一份研究报告》(华盛顿特区独立教区出版社1982年版)报导了1982年一次盖洛普民意测验ˇ它表明71%的美国人ˇ教堂和宗教组织提供了捐赠ˇ而ˇ教育机构捐赠的只占32%ˇˇ医院捐赠的占24%。此外ˇˇ宗教团体提供的捐赠数额比其它类型的社团要多得多。1982年个人慈善捐赠平均为475美元ˇ其中有313美元是捐给教堂和宗教组织的。

(2)在西奥多ˇ卡普洛等人合着的《所有虔诚的人们ˇ米德尔敦宗教的变革和延续》(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第20ˇ30页可以看到最近有关全国宗教的简明统计数据。1950年每周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比例是40%左右ˇ五十年代后期上升到近50%ˇ七十年代初又下降到40%左右。此后ˇ比例一直保持在60%的比例上。自1950年至今ˇ当有人问他们是否”信仰上帝或是一种宇宙精神”时ˇ95%的美国人说”是的”。而在西欧对于同样问题的肯定答复比例要低15%30%。对这种信仰的意味ˇ在罗伯特ˇSˇ比尔海英主编、研究明尼苏达州教堂的《信仰与激发力ˇ对基督教的信仰和实践的内在纪律的研究》(明尼阿波利斯ˇ安格斯伯里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有更具体的阐述。

(3)见罗伯特ˇNˇ贝拉的著作《被破坏的契约ˇ宙判期间的美国民间宗教》(纽约ˇ西勃格出版社1975年版)第一章。

(4)见佩里ˇ米勒的著作《投身荒原》(哈佛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5)唐纳德ˇMˇ斯格特ˇ《从祷告到信教ˇ1750ˇ1850年新英格兰的牧师》(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ˇ第12页。

(6)保罗ˇ博耶的《1820ˇ1920年美国的市民和道德秩序》(哈佛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一部分。

(7)斯格特的《从祷告到信教》ˇ第149139页。

(8)安ˇ道格拉斯ˇ《美国文化的女性化》(纽约ˇ诺夫出版社1977年版)

(9)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292页。

(10) 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529535页。

(11)赫维ˇ瓦伦尼ˇ《生活在一起的美国人ˇ一座中西部城镇在结构ˇ制下的多样化》(纽约师范学院出版社1977年版)ˇ第99ˇ100页。

(12)琼ˇLˇ费伊等着的《年轻的天主教徒ˇ给哥伦布骑士们的一份报告》(洛杉矶ˇ萨德利尔出版社1981年版)ˇ第229ˇ230页。

(13)迪安ˇRˇ霍格ˇ《入教者ˇ中途退出者ˇ再次入教者ˇ关于天主教徒宗教信仰变化的研究》(华盛顿特区美国天主教大会; 纽约朝圣者出版社1981年版)ˇ第167页。

(14)詹姆斯ˇDˇ亨特通过研究福音派新教会八家最大的福音派新教会文学出版商出版的书籍ˇ以大量资料证明了传统的福音派新教会的虔诚信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发ˇ一种他称为”心理上的基督教中心主义”的ˇˇ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产生ˇ到七十年代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文学中包含了种种类似”耶ˇ旨意基督教徒的生活应该振奋人心ˇ充满了冒ˇ经历”的说法。受难和牺牲撤出了舞台ˇ而幸福、成功和”一种新的生活热情”得到了允诺。亨特总结道ˇ”主观主义取代了在理论上保守的新教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禁欲主义态度。虽然有一些反复ˇ但是在当今美国福音派新教会的主流中ˇ严厉的工具主义已被有伸缩性的表ˇ性所取代”(詹姆斯ˇDˇ亨特ˇ《美国的福音派新教会》〔新泽西州鲁特格斯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ˇ第91ˇ101)

(15)霍格ˇ《入教者ˇ中途退出者ˇ再次入教者》ˇ第171页。

(16)费伊等着的《年轻的天主教徒》ˇ第242页。

(17)有关需求”结构”的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ˇ是一名旧金山半岛上一个非常保守的活字研究会员的抱怨ˇ他说在他的整个学生时代ˇ人们要他”判断正误ˇ决意为什么活着和为何而活。….对于一个人来讲这是最糟的事ˇˇ要他自己决定每一件事而他无法做到。这是撒旦的ˇ阱。”ˇ反ˇ一个基督徒”不需要去决定对与错。他只需决定去做对的或是错的事情”(史蒂芬ˇMˇ蒂普顿ˇ《从六十年代中解脱》〔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4)

(18)高等教育作为世俗文化传统的前哨ˇ在多大程度上使主要教会里的年轻人脱离了传统ˇ见迪安ˇRˇ霍格和戴ˇAˇ罗曾编写的《了解1950ˇ1978年间教会的发展和衰落》(纽约ˇ朝圣者出版社1979年版)ˇ特别是由霍格撰写的第八章。

(19)杰伊ˇ多兰的著作《移民的教会》(约翰ˇ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

(20)戴维ˇJˇ奥布赖恩ˇ《美国天文教的复兴》(纽约ˇ牛津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ˇ和约翰ˇAˇ科尔曼ˇ《美国的一种战略性神学》(纽约ˇ保尔利斯特出版社1982年版)ˇ特别是第三部分。

(21)天主教全国主教大会文集《和平的挑战ˇ上帝的承诺和我们的回答》中1983年5月3日一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主教来信(华盛顿特区美国天主教大会1983年版)。

(22)马丁ˇEˇ马蒂ˇ《大众教会ˇ主流ˇ福音派新教会ˇ天主教教会》(纽约ˇ十字路口出版社1981年版)。

(23)厄恩斯特ˇ特勒尔奇ˇ《基督教的社会教义》(1911年着)ˇ奥利佛ˇ怀恩泽(伦敦ˇ乔治ˇ艾伦出版社1931年版)ˇ特别见第一卷第328ˇ382页和第二卷的结论部分。

(24)卡尔ˇ拉纳ˇ《教堂和圣礼》(1963年着)ˇWˇJˇ奥哈拉泽ˇ(伦敦ˇ伯恩斯-奥特斯出版社1974年版)ˇ第11页。

(25)奥克塔比奥ˇ帕斯ˇ《墨西哥和美国》ˇ1979年9月17日的《纽约人》第136ˇ153页。

(26)见韦恩ˇAˇ米克斯的著作《第一批城市基督徒ˇ使徒保罗的社会世界》(耶鲁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7)见查尔斯ˇYˇ格洛克和罗伯特ˇNˇ贝拉的著作《新的宗教意识》(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28)帕克ˇJˇ帕尔默ˇ《陌生人之间的交际ˇ基督徒和美国公共生活的复兴》(纽约ˇ十字路口出版社1981年版)ˇ第155页。

第十章

(1)引自西奥多ˇ德雷帕的文章《休姆和麦迪逊ˇ联邦党人文集第10号的秘密》ˇ发表在《邂逅》58期(1982年2月刊)上ˇ第47页。

(2)加里ˇ韦尔斯ˇ《解释美国ˇ联邦党人文集》(纽约企鹅丛书1982年版)ˇ第268页。内森ˇ黑尔著名的临终遗言ˇ”我遗憾的事是我没有第二个生命ˇ给祖国”ˇ与约翰夫ˇ艾迪生的戏剧《卡托》中的一句台词很ˇ似。

(3)引自罗讷德ˇ斯蒂尔的著作《沃尔特ˇ李普曼和美国的世纪》(波士顿ˇ利特尔-布朗出版社1980年版)ˇ第64页。

(4)安德鲁ˇ卡内基ˇ《财富的真缔》(1889年)ˇ收入爱德华ˇAˇ柯克兰主编的《财富的真缔及其它时文》一书中《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ˇ第14页》。

(5)彼得ˇDˇ霍尔ˇ《1700ˇ1900年美国文化的组织ˇ私营机构ˇ精英分子和美利坚民族的起源》(纽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ˇ第266、268页。

(6)尼克ˇ萨尔瓦托尔ˇ《尤金ˇVˇ德布斯公民和社会主义者》(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ˇ第88、293页。

(7)迈克尔ˇ桑德尔ˇ《程序上的共和与不受妨碍的自我》ˇ发表在《政治理论》12期(1984年)上ˇ第93页。

(8)引自约翰ˇ肯尼思ˇ加尔布雷思的著作《1929年大崩溃》(波士顿ˇ利特尔-布朗出版社1972年版)ˇ第143页。 

(9)罗讷德ˇ里根1984年1冃31日在混凝土及筑路材料年会上的讲话ˇ引自1984年2月1日《洛杉矶时报》。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广阔的文化领域最近努力为新资本主义辩护的是乔治、吉尔德的著作《财富和贫困》(纽约基础丛书出版社1982年版)和迈克尔ˇ诺瓦克的著作《民主资本主义的精神》(纽约ˇ西蒙-舒斯特出版社1983年版)。然而ˇ乔治ˇFˇ威尔在《治国如治心ˇ政府在干什么》(纽约ˇ西蒙-舒斯特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中揭露了他的保守主义同行们的许多谬误。

(10)《洛杉矶时报》引用了1982年2月6日贾斯廷ˇ达特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的话。据报导ˇ达特说”你们应该视我为办大事的人。我感兴趣的是全国的经济和我们的防卫能力而不是ˇ权利平等这样的小问题。”

(11)费利克斯ˇGˇ罗哈廷的《变革的时代》一文发表在1983年8月18日出版的《纽约图书评论》上ˇ第46ˇ49页。

(12)管理社会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埃兹拉ˇFˇ沃洛尔在《在日本第一ˇ美国人的教训》(哈佛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一书中乐观地描述的”日本模式”。管理社会也同在欧洲叫作”各阶级合作主义”的有关系ˇ此近来有不少著述。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ˇ菲利普ˇ施米特和格哈特ˇ莱姆布鲁克编写的《全体调和的趋势》(加利福尼亚州塞奇出版社1979年版);苏姗娜ˇ伯格尔主编的《西欧有组织的利益》(纽约ˇ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ˇ以及格哈特ˇ莱姆布鲁克和菲利普ˇ施米特编写的《各阶级合作主义与公共政策决策》(塞奇出版社1982年版)。

(13)迈克尔ˇ哈林顿ˇ《决策的十年ˇ美国制度的危机》(纽约ˇ西蒙-舒斯特出版社1980年版)ˇ第320、325页。近来另一本有助于探讨经济民主地位的书是马丁ˇ卡诺伊和德勒克ˇ希勒合着《经济民主ˇ八十年代的挑战》(纽约ˇMˇEˇ夏普出版社1980年版)。尽管我们并不只依据加利福尼亚经济民主运动的立场来看待经济民主ˇ不过这一立场在汤姆ˇ海登的《美国的前途ˇ超越旧时束缚的新视野》(波士顿ˇ南端出版公司1980年版)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述。马克ˇEˇ卡恩在《美国的左派、失败与好运》(纽约ˇ普雷格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中分析了左派历史上这些新近发展并且为他所说的”激进民主”辩护。

第十一章

(1)约翰ˇ多恩《世界的解剖ˇ第一个周年纪念日》。

(2)马修ˇ阿诺德ˇ《出自大卡尔特教团修道院的诗章》(1855年)。

(3)斯蒂芬ˇ图尔明ˇ《复归宇宙主义ˇ后ˇ代科学和自然科学》(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ˇ第228ˇ229、234页。

(4)刘易斯ˇ杜蒙《从曼德维尔到马克思ˇ经济观念的起源和胜利》(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ˇ第20页。

(5)温德尔ˇ贝里《信守诺言》(旧金山ˇ北点出版社1983年版)ˇ第5、20页。

(6)海伦ˇ维恩德勒的《从支离破碎而终至完美无缺的世界》ˇ1984年3月19日《纽约人》ˇ第143页。

(7)托德ˇ吉特林ˇ《在最佳时间里》(纽约ˇ万神殿出版社1983年版)第268ˇ269页。与托德ˇ吉特林和利萨ˇ海尔布隆的谈话有助于澄清我们对电视的看法。

(8)马修ˇ阿诺德ˇ《致玛格丽特》。

(9)图尔明ˇ《复归宇宙主义》ˇ第254、209ˇ210页。

(10)图尔明ˇ《复归宇宙主义》ˇ第265ˇ268页。

(11)李ˇ雷恩沃特ˇ《金钱能买什么ˇ不平等和收入的社会意议》(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74年版)。

(12)对其中许多问题ˇ近来的天主教社会教义提供了一种不受狭隘思ˇ束缚的新颖方法。见梵蒂冈二世及后世的文件集ˇ《改变地球的面貌ˇ天主教关和平、主义和解放的文件》ˇ戴维ˇJˇ奥布赖恩和托马斯ˇAˇˇ农主编(纽约加州登城偶ˇ出版社1977年版)。亦见1981年教皇约翰ˇ保罗二世的通谕《勤奋工作》;收入格雷戈里ˇ鲍姆的《劳动的优先权》(纽约ˇ保尔利斯特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ˇ并就此在画中发表了有益的评论。查尔斯ˇKˇ威尔伯和肯尼思ˇPˇ詹姆森在他们合着的《经济学贫困的探究》一书中(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运用了这些教义来反映美国的经济。

(13)有关当代对政治的恐惧和将政治和远见联系在一起的论述见Sˇ沃林的著作《政治和远见ˇ西方政治思ˇ的沿革》(波士顿ˇ利特尔-布朗出版社1960年版)ˇ特别是第十章。有关其中一些问题的有益思考见迈克尔ˇ沃尔泽的著作《正义的范畴ˇ为多元论和平等辩护》(纽约基础丛书出版社1983年版)。有关对过于狭隘的道德一致的危ˇ性的评论见丹尼尔ˇ卡拉汉的文章《最低纲领派的伦理学》ˇ黑斯廷斯中心报告II(1981年10月)ˇ第19ˇ25页。

(14)克利斯托弗ˇ詹克斯等着ˇ《不平等ˇ美国家庭及学校教育作用的再占价》(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在第230ˇ232页中ˇ詹克斯探讨了造成不平等的种种途径ˇ更主要的是间接途径。丹尼尔ˇ杨克洛维奇批评詹克斯ˇ说他在提出ˇ制收入建议的时候远远脱离了美国大众的觉悟(《新规则ˇ在一个颠倒的世界中寻求自我完善》〔纽约ˇ兰登出版社1981年版〕ˇ第137ˇ139页)。但他根本没有正对詹克斯的论点。

(15)艾伦ˇ特拉顿伯格ˇ《美国公司ˇ镀金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纽约ˇ希尔-王出版社1982年版)ˇ第5ˇ6页。

(16)斯蒂芬ˇMˇ蒂普顿ˇ《从六十年代中解脱》(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ˇ第115页。

(17)私人假期、公共假日或宗教节日之间的区别ˇ示了奠定我们社会团结的市俗传统和宗教形式的不同表ˇ方式的道德ˇ制。私人假期只有一个世纪的短暂历史ˇ它起源于时ˇ的中产阶级对贵族行为的一种模仿ˇ模仿他们季节性地从城堡搬到ˇ间领地去居住ˇ其基本特点是充满个人和家庭的气息ˇ”人人计划他自己的假期ˇ去他ˇ去的地方ˇ做他ˇ做的事情”ˇ迈克尔ˇ沃尔泽这样写道。私人假期是由个人选择ˇ个人计划ˇ并且是由个人出钱ˇ而不管划分假期行为会有什么样的阶级类型ˇ或者依靠公共基金维持的渡假点有多少。渡假是自由的庆贺ˇˇ是人们摆脱了平凡的住所和日常工作的天地”逃ˇ另一个世界”ˇ在那里每一天都是”空闲的”ˇ所有的时间都是”闲睱时间”。在那里我们随心所欲地度过”我们的甜蜜时光”ˇ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ˇ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来充实所有空闲的日子。ˇ反ˇ在公共假日里ˇ传统的习俗按既定的方式安排每一个人以同一种形式ˇ在同一个场所和统一的时间里ˇ参加固定的仪式、宴会和庆典来共同庆祝节日。在古罗马ˇ”法定空闲日”有一种生动的颠倒意思ˇ是指那些没有宗教庆祝活动和公共游乐的普通工作日。ˇ安息日这样的大众化宗教节日是所有人的共同财富。沃尔泽评论说”安息日的休息比私人假期更具有平均主义的性质ˇ因为它是买不到的ˇ又是一种金钱所买不到的东西。它属于每一个人ˇ为每一个人所ˇ用”安息日需要有一种共同责任感气氛和庄严的意识ˇ不仅要有一种庆祝的冲动ˇ而且要有一种共同庆祝的机制。上帝为每一个人创造了安息日ˇ同时命令所有的信徒们休息ˇ尽管在我们ˇ在的社会里ˇ是否尊重这一旨意可由人们自由选择。然而ˇ不管怎么说ˇ安息日意味着在最高权威控制下交织着公民平等和团结的自由ˇ而不仅仅是人造的社会理念。

(18)伊娃ˇTˇHˇ布兰恩的《发生在一个共和国中的自ˇ矛盾的教育ˇˇ》(芝加哥大学出版社)ˇ第111页。

(19) 海伦ˇ文德勒的”1980年总统演说”;PMLA 96(1981):350。文德勒的目的不在于创造更多的文学专业ˇ而在于挽救我们ˇ使我们不会在生命的旅途中”没有伴随着这样一种意识ˇ那就是别人也在经历生活ˇ也留下了他们的经历。”我们需要能够ˇ一ˇ乔布、耶ˇ、安提戈涅、李尔ˇ”为的是在个人经历中借鉴某些一致的框框或者慰藉人心的见解”ˇ借鉴那些ˇ我们展示了在特定情况下如何在同别人的ˇ实关系中做一个好人的文化传统中的典故(第349页)。与法律和哲理ˇ比ˇ这些故事通过事例对我们心态的形成起了更大的作用。

(20)源于托马斯ˇ霍布斯的《人的本性》文章ˇ见理查德德德ˇSˇ彼得斯主编的《身躯ˇ人和公民》一书(纽约ˇ柯利尔出版社1967年版)ˇ第224ˇ225页。

(21)托马斯ˇ霍布斯ˇ《海中怪兽》(1651年着)ˇCˇBˇ麦克费森主编(英格兰ˇ企鹅丛书1968年版)ˇ第161页。

附录:作为大众哲学的社会科学

(1)前引《美国的民主》ˇ第12页。

(2)最近复兴大众哲学的传统的努力中对我们的研究小组特别有影ˇ的著作是威廉ˇMˇ沙利文的《重建大哲学》一书(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出版社1982年版)。

(3) 道格拉斯ˇ斯隆ˇ《1876ˇ1976年在美国大学本科课程中的伦理学教学》一文ˇ见于丹尼尔ˇ卡拉汉和西塞拉ˇ博克主编的《高等教育中的伦理教学》一书(纽约ˇ普勒隆出版社1980年版)ˇ第1ˇ57页ˇ引文见第4页。

(4)见伯顿ˇJˇ布莱德斯坦的《职业化文化ˇ美国的中产阶级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纽约ˇ诺顿出版社1976年版)一书对研究性大学出ˇ的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分析。

(5)托马斯ˇLˇ哈斯克特ˇ《职业社会科学的出ˇˇ美国社会科学协会和十九世纪的权威危机》(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ˇ第67页。

(6)有关这些的讨论见阿拉斯代尔ˇ麦金太尔的著作《德行的探求》(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章《社会科学中的普及特点和缺乏预见力》。

(7)有关代表作见刘易斯ˇ杜蒙的《从曼德维尔到马克思ˇ经济观念的起源和胜利》(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ˇ及《论价值》;1980年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讲演ˇ《英国科学院学术活动汇编》第66期(1980年)ˇ第207ˇ241页;麦金太尔的《德行的探求》;于尔根ˇ哈伯马斯ˇ《知识和人类的兴趣》(1968年着)ˇ杰罗米ˇJˇ夏皮罗译《波士顿ˇ华康出版社1971年版》ˇ以及《通讯联络行动的理论》第1卷ˇ《理智和社会的理智化》(1981年着)ˇ托马斯ˇ麦卡锡译(波士顿华康出版社1984年版)。

(8)有闗社会学作为社会的自我理解的论述主要见爱德华ˇ希尔斯的文章《社会学的名唤》ˇ见于《社会学的名唤及其它论追求学问的文章》(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ˇ第3ˇ92页。

(9)从而ˇ理查德德德ˇJˇ伯恩斯坦根据ˇ代社会及其问题通过将启蒙运动的框架换成当代社会及问题的框架ˇ修正了麦金太尔的故事。他争辩道ˇ麦金太尔压制了ˇ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角色ˇˇ黑格尔ˇ并ˇ人们展示如果给予黑格尔一个中心角色的地位那这场战将如何变化。见他的讨论 《是尼采还亚里多德?对麦金太尔的<德行的探求>的思考》ˇ见于《共鸣》第67期(1984年)ˇ第6ˇ29页ˇ还有他的 《客观主义与ˇ对主义之外ˇ科学、释经学和实践》(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ˇ第226ˇ229页。

(10)我们已经见过三卷《中等城镇》中的两卷了ˇ卡普洛着的《中等城镇中的家庭ˇ五十年代的变迁和继续》(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ˇ和卡普洛等人合着的《一切忠诚的人们ˇ米德尔顿宗教教变迁及继续》(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ˇ在前几章中曾提到。

(11)汉斯-乔治ˇ加尔达默总是以对话的方式谈到我们的传统ˇ为我们了解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他还提醒我们ˇ我们与同代人或前辈的交谈从来不停留在交谈的本身ˇ而总是包含某些东西的。特别见他的著作《真理与方法》(1960年着ˇ纽约西伯里出版)社1975年版)和《科学时代的理性》(1976年着)弗雷德里克ˇGˇ劳伦斯译(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81年版)。亦见伯恩斯坦在《客观主义和ˇ对主义之外》一书中有关加尔达默的讨论。

(12)我们的著作中的思ˇ是受到了罗伯特ˇNˇ贝拉的著作《被破坏的契约ˇ审判期间的美国民间宗教》(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一书的启发。沙利文的《重建大众哲学》一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ˇ史蒂芬ˇMˇ蒂普顿的《从六十年代中解脱》(伯克利和洛杉矶ˇ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是我们方法论的模型。有关社会科学和伦理学方面的问题见诺曼ˇ哈恩ˇ罗伯特ˇNˇ贝拉ˇ保罗ˇ拉宾诺和威廉ˇMˇ沙利文的著作《探索道德的社会科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ˇ特别要参见贝拉写的介绍和贝拉与沙利文写作的章节;以及RˇNˇ贝拉的文章”ˇ实推理的社会科学”ˇ文章见于丹尼尔ˇ卡拉汉和布鲁斯ˇ詹尼斯主编的《伦理学ˇ社会科学和政策分析》一书中(纽约ˇ普勒隆出版社1983年版)ˇ第37ˇ64页。

以上注释标明了一部分对研究小组研究的文化内容作出了贡ˇ的著述。还有许多对我们某一阶段的工作产生了影ˇ的著述没有在注释中标明。例如ˇ我们在早期阅读了拉尔夫ˇHˇ特纳的《真正的自我ˇ从制度到冲动》ˇ文章见于《美国社会学杂志》第81期(1976)第989ˇ1016页ˇ它帮助我们形成了第三章和第五章的观点。罗伯特ˇ莱恩的《政治意识形态ˇ为什么美国的普通人ˇ信自己的所作所为》(纽约ˇ自由出版社1962年版)是我们ˇ场工作的示范并有助于我们对个人主义和不平等的思考。丹尼尔ˇ贝尔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ˇ(纽约ˇ基础丛书出版社1976年版)ˇ特别在论《公共事物》一章中ˇ对我们关于国家和社会的观点有所贡ˇ。查尔斯ˇ泰勒的《黑格尔和ˇ代社会》(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帮助我们看到了一种个人表ˇ性的假ˇ以及形式自由的空虚。使我们受益的著述远远超过了这些例子。

(13)马德森和斯威德勒起草了第一章。贝拉和沙利文起草了第二章在马德森和斯威德勒的协助下起草了第三章ˇ主要的校对工作是贝拉承担的。斯威德勒起草了第四章ˇ贝拉在最后定稿时加进了一些新材料。蒂普顿起草了第五章ˇ贝拉承担了主要的校对工作。沙利文起草第六章ˇ贝拉承担了主要的校对工作ˇ该章是将斯威德勒的一个章节和马德森与蒂普顿的材料合并写成的。在斯威德勒的协助下马德森起草了第七章。沙利文起草了第八章ˇ由贝拉校正ˇ融进了马德森的材料。贝拉起草了第九章ˇ其中斯威德勒加进了一个部分 沙利文起草了第十章ˇ其中包括有马德森和蒂普顿的贡ˇ。贝拉起草了第十一章以及前言和附录ˇ其中采纳了研究小组其它成员的建议。此外ˇ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全书做出了重大的贡ˇ。例如ˇ马德森对我们的影ˇ者所生活的社会以及奠定道德生活基础的社会背景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沙利文发展了一系列切实的哲学概念。如”道德生态”ˇ”忆旧共同体”和”承诺的实施”。施威德勒参加了全书论点的组织工作ˇ敦促我们不要忽视一个美国个人主义的积极含义ˇ同时在起草和校订每一章的时候ˇ她不断提出如何保持全书主题方ˇ的建议。蒂普顿提供了一套如何将道德对话与社会调查结合起来的模式ˇ构ˇ出了我们的访问方法ˇ我们在访问中提出的许多的问题都是他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