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国的民主

 

多数派和少数派


谁是人民ˇ
    美国的政治参与ˇ正式法则
    美国的政治参与ˇ非正式的障碍
    美国的政治参与ˇ影ˇ的各种形式
人民能够掌权吗ˇ
    多数派原则的局ˇ性
    多数派意见的局ˇ性
    多数派原则与少数派权利
人民的民主ˇ政治的环境
    政治文化和民主
    政治社会化和民主
人民的民主ˇ政治的影ˇ力
    民主和自由市场ˇ资本主义的作用
焦点透视ˇ90年代ˇˇ妇女的时代ˇ
建议读物


“没有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应当比其它人更多地对他的同僚们发号施令或地位更优越ˇ除非那些同僚们自愿地授权给他。”

ˇˇ亚历山大ˇ汉密尔顿

“真正的共和制意味着男女ˇ有平等的权利。”

ˇˇ苏珊ˇˇ安东尼

 

民主是美国政治历史上最令人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在国家诞生之初的那些重要政府文件中ˇ我们找不到“民主”这个词ˇ制ˇ者们用的是“共和制”这个词ˇ意指“公共的事情”ˇ一种也许由人民参与管理ˇ代表人民利益的制度ˇ但并不完全是人民的政府。到了后来的安德鲁ˇ杰克逊执政时期ˇ民主情绪日益高涨ˇ从那以后ˇ“民主”这个词才开始得以广泛使用。

民主ˇ字面上意指由人民做主ˇ在希腊语原意里ˇ有乌合之众做主的意思。原本ˇ极的含义及其形成的环境ˇ然在今天已基本不适用了。为了能考察我们自己的社会ˇ并与其它社会加以比较ˇ我们就必须弄清民主这个词在当代社会中的含义。

 

谁是人民ˇ

如果不弄清谁是人民ˇ也就是说ˇ哪些美国人有权参与政治ˇ定义民主是由人民做主就没有多大帮助。在每一个社会中ˇ都会有一些人被排除在政治生活(政治结构或社会的组织结构ˇ称为政体)之外。遭排斥的人的范围ˇˇ他们遭到排斥的根据ˇ必定会影ˇ民主的范围。民主的原型是古希腊的城市国家ˇ在城市国家里ˇ奴隶、妇女和那些不是公民的自由人就被排斥在外。即使在民主发展的最鼎盛时期ˇ也仅仅只有少数城市国家的居民可以参与政治生活ˇ因此ˇ受人民拥戴的政府的发展就受到严格的ˇ制。其它一些社会自诩实行民主ˇ但统计数字就可以否定这种自诩。例如ˇ在南非共和国ˇ表面上看ˇ法是民主制的ˇ但仍有70ˇ以上的成年人(有黑人血统的那一部分)长期以来被排斥在政体之外。当局在施行排斥性政策时所用的方法ˇ使南非濒于专制统治和混乱不堪的边缘。因此ˇ衡量民主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ˇ一个社会究竟有多大比例的人有资格参与政治。

 

美国的政治参与ˇ正式法则

参与政治指的是参与一系列的政治活动ˇ其中最基本的活动是投票。陪审员就是从投票人名单上抽出的ˇ担任陪审员是美国民主的司法体系中基本的参与形式。美国尚有对选举权ˇ即投票权的各种各样的法律和ˇ法规定的ˇ制。我们两个世纪的独立进程已经说明了这些法律规定的许多变化。一些变化体ˇ在ˇ法修正案中(参阅表2ˇlˇ是这些变化的总结)。

ˇ法第一条将决定选举权的主要责任赋予各州。是否有资格参加联邦投票大多要取决于是否有资格参与各州选举。对于选举投票权最早的ˇ制是选民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ˇ这些资格要求到19世纪早期就取ˇ了。不过ˇ一直到20世纪ˇ还能找到这些ˇ制的一些影子。比如ˇ要参加选举ˇ必须先交纳一笔款子ˇ即人头税才能注册投票。美国南部通常征收这一税ˇˇ致使穷人ˇ尤其是黑人失去投票权。联邦政府后来采取措施才取ˇ了投票税ˇ1964年通过了对第24条ˇ法的修正案ˇ认为人头税阻碍了选民参与联邦选举ˇ予以取ˇ。两年后ˇ最高法院又下令在各州级选举中取ˇ人头税。目前仅在几个州的一些特殊选举中ˇ通常包括用水理事会和其它一些特殊公共机构或决定征收多少财产税的学校董事会ˇ仍要求选民要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才能参与选举。最高法院多次做出裁决ˇ最近一次是在1980ˇˇ1981年任职期间ˇ裁定即使这类选举在财产规模上稍有偏重ˇ这些选举ˇ制也是违反ˇ法的。这种对选民投票的ˇ制观点可被称为“不纳税就没有代表权”。

那些被排斥在外的黑人得到投票权是从北部各州开始的。由于第15条ˇ法修正案的通过ˇ内战以后ˇ最终在全国实ˇ了黑人拥有投票权(当时ˇ这条修正案只适用于黑人)。 重建时期以后ˇ南部许多州采取了ˇ制手段ˇ例如ˇ征收人头税或让选民参加文化考试等ˇ剥夺黑人的投票权选举权。这些措施在60年代民权运动中都被废止了。1965年投票权利禁止在那些注册参加选举的选民不到成年人口的一半的州和ˇ举办文化程度测试。即使在可以举行文化测试的州ˇ根据1970年投票权利法的规定ˇ参加联邦一级的选举不必进行文化测试。绝大多数选区ˇ在已不进行文化测试了ˇ不能凭借文化测试结果ˇ剥夺一些人的选举权。另外一种在种族方面的排斥是对土著美洲印第安人权利的剥夺ˇ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ˇ失。1924年ˇ土著美国人被赋予了法定投票权ˇ这也是拖延已久的、赋予他们完全公民权的进程的一部分。到1948年ˇ这一进程大体上完成了ˇ尽管那些仍然居住在联邦保留地的土著人还是无法经常参与州级政治活动。

表2-1                        1789年至1980年期间投票选举权的变化

有/无资格参与选举权
ˇ状
财产 (包括支付参加选举的”人头税”)ˇ制
由各州的决定及第24条ˇ法修正案废除ˇ一部分特殊选举除外
种族ˇ制
由各州的决定和第15条ˇ法修正案废除
性别ˇ制 由各州的决定和第26条ˇ法修正案降低投票
年龄ˇ制 年龄至18岁

哥伦比亚特区的选民

只能参与总统选举ˇˇ第23条ˇ法修正案规定
文化程度的ˇ度 1970年投票权利法案规定在联邦政府官选举中废除了这一ˇ制ˇ根据1965年投票权利法案ˇ一些州暂时取ˇ了这一ˇ制ˇ总体上已废除
对公民权的ˇ制 没有变化
对在选区内居住时间的ˇ制 根据1970年投票权法案ˇ投票选举国家一级政府的资格ˇ制到30天ˇ联邦和冬州法院规定ˇ参与州级选举 的选区居位期正在缩短ˇ50天的ˇ制已经得到认可
选举日是否必须亲自去投票站投票的ˇ制 在一些选举中如果事先通知投票站先投缺席票ˇ可以不必亲自去投票站
对选民性格和智力水平的要求 根据1965年投票权利法ˇ某些州仍对此有要求ˇ绝大多数州已不再执行这一ˇ然不合乎ˇ法的要求
对登记的要求

在绝大多数州已开始投票注册。1977年《普遍投票登记案》己经提出在联邦投票选举时必须登记ˇ但没有通过

在美国独立以后的第一个世纪内ˇ除极少数例外情况外ˇ尚有一半的人口无法介入政治生活。1890年ˇ怀俄明州打破陈规ˇ授予妇女选举权ˇ随后其它几个州也效仿这种作法。接下去引起了一场长期艰巨的斗争ˇ最后终于通过1920年ˇ法第19条修正案ˇ在全国确立了妇女的选举权。

本世纪ˇ又发生了一些实质性变化ˇ选举权得到进一步扩大。1961年ˇˇ法第23条修正案授予联邦首都的居民在总统选举中有权选出选举人(哥伦比亚特区的居民至今仍在国会选举中没有发言权ˇ而国会直至1971年仍管辖该市市政)。1970年投票权利法除废除了文化测试外ˇ尚试图保留联邦对参加所有选举的选举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期ˇ的控制。最高法院认为ˇ只有在联邦一级的选举中可以这么做。这一条规定使各州面临两种选择ˇ要么进行两轮投票ˇˇ一轮是联邦选举ˇ另一轮是州级选举ˇˇ要么就修改自己州的选举规则ˇ他们选择了后者。于是ˇ1971年批准通过了ˇ法第26条修正案ˇ将参加所有选举的选民年龄降至18岁。修正案通过之际ˇ多数州尚有超过新的联邦规定的30天期ˇ的居住要求ˇ而且还坚持不肯改变。不过ˇ自从ˇ法第26条修正案出台后ˇ联邦法院废除了几个对选民居住期要求过长的州的规定ˇ很明ˇˇ50天至60天是能得到允许的最长期ˇ。

其它一些ˇ制也阻止选民参加投票。合格选民如果无法在本州岛岛选区参加选举ˇ则无法参加投票ˇ除非他们能够符合缺席投票规定ˇ而这类规定往往繁琐复杂ˇ或根本不存在。居住在海外的美国人ˇ不同于军队服役或在海外服役的美国人ˇ除了联邦级选举以外ˇ不能参加其它各种选举。监狱的犯人ˇ即使只是等候庭审也没有资格作为缺席投票人参加选举。精神不正常者(有的州称为“白痴”)以及重罪犯。即使释放以后(只在极少数州例外ˇ如加利福尼亚州)也不能参加选举。选民必须是公民ˇ有时取得公民权以后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参加选举。在一些州ˇ仅这一条就构成不小的障碍ˇ例如ˇ西南部各州ˇ其人口主要组成部分是合法(以及非法)的无公民权居民。有些州则要求选民要有“好品格”ˇ无形中ˇ制一部分人参加选举。这些人包括决斗者、穷人以及不光彩退伍军人。有一些ˇ制在1965年投票权利法的颁布中得以控制ˇ还有一些ˇ制尽管有明文规定ˇˇ然也是不符合ˇ法的。目前一些州尚有对政治犯参与选举的特殊资格ˇ制ˇ例如ˇ那些违反游说规则的政客是无资格参加选举的。

所有ˇ制中ˇ最能ˇ制更多美国人参与选举的大概应算是要求选民必须在选举前注册登记了。这条ˇ制是在美国内战之后实施的ˇ20世纪初达到盛极一时的程度。最初做出这一ˇ制的规定ˇ是因为腐败的政治机构中出ˇ了选举欺诈行为。后来ˇ投票站工作人员熟悉了本区选民ˇ欺诈的问题就不存在了。随着人口的增加ˇ社会环境的变化ˇ仍有必要对多次投票的选举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督。不幸的是ˇ注册登记、把文化程度与优良品格联系在一起的要求等ˇ制ˇ也使参加选举的人的范围越来越小ˇ只剩下由掌权者支持的那部分选民。

如今ˇ即使注册登记得以公正地应用ˇ它也仍然是参加选举的一大障碍。美国大约有3/4的人口都已达到选举年龄ˇˇ1992年大约是1ˇ86亿人。到了选举的时候ˇ大约只有75ˇ的合格选举人注册登记参加投票。没有注册的人中有因为各种暂时的或永久的因素使自己无资格参加选举ˇ如精神失常或监禁。另外一些人有意识地决定不参加选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ˇ是忘记了要注册登记ˇ发ˇ时为时已晚ˇ或者似乎觉得注册登记太繁杂、太麻烦了。

一些评论家认为ˇ要提高美国政治生活的参与水平ˇ应该废除大部分对选举资格的ˇ制规定。这种观点提出了一个问题ˇ哪些要求是合法的?有些要求是无可争议的。比如说ˇ很少有人认为确立选民最低年龄会从根本上损害民主ˇ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目前已确定的年龄是合情合理的。另外一ˇ常见的对选民资格的要求是神智正常ˇ从原则上讲ˇ似乎也是合理的ˇ尽管还需要下大力气维护那些尚无法确定其精神是否正常的选民的权利。

其它一些选举ˇ制条件较少争议ˇ可以取ˇ或者废除。这些ˇ制主要作为一种减少选民资格优势的屏障来使用的ˇ公民可以因为一个错误就被永久地剥夺了选举权ˇ诸如评语不佳的品行证书或重罪。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裁定ˇ剥夺已释放重罪犯的选举权是不符合ˇ法的。这一法律实践在其它州也应成为过去的历史。

注册登记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如果考虑到选民的人数和政党腐败的劣迹ˇ注册登记也许是必要的。注册登记的规定可以ˇ当严格。例如ˇ许多州规定ˇ如果选民未在规定时间内投票ˇ那么ˇ选民就失去投票资格。这种作法会淘汰那些主要参加联邦选举的选民(而且一般来说ˇ这种作法对民主党不利)。绝大多数州的注册登记程序极不方便ˇ复杂繁琐ˇ这使许多人望而生畏ˇ尤其是那些工作繁忙的人或教育程度低的人。最后ˇ注册登记的居住要求也剥夺了许多人的选举权ˇ因为我们的社会是个流动性很大的社会ˇ每年大约有20ˇ的人口在迁移流动中。

各州纷纷尝试各种改革。大约一半的州ˇ在提供邮寄注册登记服务ˇ还有大约1/4的州ˇ出别的办法来加快注册登记速度。有3个州甚至允许选民在选举日当天仍可以注册登记。但是全国邮寄注册登记的建议却由于党派偏见的原因ˇ屡遭阻碍。1977年卡特政府上交一份立法建议书ˇ试图允许联邦选举时在投票站就可以进行注册登记ˇ也没有获得通过。里根政府根本就没有顾及这方面的事情。1992年中ˇ国会通过的一ˇ立法建议书ˇ规定选民在申请驾驶执照或某些政府福利时将自动取得注册登记ˇ被布什总统否决ˇ如果这一建议再次提出的话ˇ即将走马上任的克林顿总统似乎准备支持这一建议。

最后应该注意到ˇ无论是州一级ˇ还是联邦一级ˇ组织选举的过程中缺乏调动选民积极性的举措ˇ没有一个州将选举日列为公共假日。几乎所有的选举都是在正常工作日举行的。得克萨斯州曾举行过周六初选ˇ出席的选民人数往往超过周二的决定性竞选选民人数ˇ表明可以用这一办法增加参选的选民。1981年在圣地亚哥举行的邮寄方式选举ˇ参选选民人数是以往任何一次具体选举人数的两倍ˇ这也说明ˇ只要时机和选举组织工作的其它方面做得好ˇ选民的参与程度会有很大具体改观。

 

美国的政治参与ˇ非正式的障碍

不是所有的拥有正式投票资格的人都同样地参加选举。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政治赞助或反对选民参加选举的话动使得大量处于人口各个部分的更高层次的选民参与其中ˇ他们一般都受过较好的教育ˇ有着中等或上等的社会地位和职业ˇ至少有职业ˇ白色人种ˇ共和党人ˇ城市居民ˇ北方人ˇ年纪较大的人ˇ包括日益扩大的已过了退休年龄的选民团体。

具有初等文化程度的选民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投票ˇ而大学毕业的选民有3/4的人参加选举。同样地ˇ24岁或24岁以下的选民中参加投票的不到40ˇˇ而45岁以上的却有大约70ˇ去参加选举。总之ˇ参加选举的选民人数真是令人失望。最近一次总统选举中选民参加人数最多的是1960年ˇ达到64ˇ。到1980年ˇ只有52ˇ的选民参加选举ˇ这是继1948年有51ˇ的选民参加选举以来最低的选民人数。1984年ˇ尽管采取了大量的鼓励注册的措施ˇ参选百分比也只提高了1ˇ。注册登记的选民中大约72ˇ的人出来投票ˇ而1960年是83ˇ。到1988年ˇ选民人数更少ˇ甚至退到了自1924年以来选举总统的选民出席人数的最低点。1990年仅有l/3的选民投票。1992年的选举ˇ由于候选人势均力敌的竞争和佩罗的参与ˇ选民人数一下子发生了巨变ˇ55ˇ的选民参加选举ˇ是近20年中最高的选民投票数。

远远没有总统选举那么光彩眩目的国会议员选举ˇ参选的选民人数很少超过40ˇ到45ˇ。这一数字也没有增长的势头ˇ1990年选民总数是1942年战争时期以来任何一次全国选举中最低的一次。在各州和地方选举中ˇ选民百分比可能会降至20ˇ或者更低ˇ只有在个人之间和意识形态中种族激烈争斗的地方才会出ˇ很少的例外。例如1969年底特律市长竞选ˇ候选人是在一位黑人与一位白人之间竞争ˇ当时的底特律是黑人白人严格分开的城市。各地政治生活中选民参与程度如此之低ˇ这在那些ˇ信最贴近人民的政府才最能顺应民意、最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来说似乎自ˇ矛盾。然而ˇ假使有很少的利益ˇ地方政府也有可能ˇ入腐败和寡头政治之中。

参与程度之低ˇ加上公众对民主原则的支持如此令人沮丧ˇ指出了另外一个矛盾。尽管美国政治舆论一ˇ强烈拥护选民参与选举来保证整个体制及其各届政府的合法性ˇ然而ˇ有ˇ当多的美国人从来不参加选举ˇ更多的人只是参加总统选举。调查研究结果表明ˇ从不参加选举的人几乎对政治体制一无所知ˇ也绝不ˇ弄清楚ˇ不ˇ与这个体制发生任何联系。不参加投票的人认为这个体制是不负责任的ˇ不为他们的利益服务ˇ也提供不出可选择的候选人或政策。支持这些信念的是他们ˇ实生活的环境ˇ低薪ˇ甚或根本没有报酬ˇ极少的教育ˇ由于民族背景或年龄的原因ˇ其社会地位通常很低。由于被社会隔离ˇ绝大多数人甚至也不愿意间接地通过任何形式的压力集团参与选举。

除这些人群外ˇ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ˇ的一代人ˇ尽管他们的薪水不低ˇ受教育程度也高ˇ这群脱离政治或无政治幻ˇ的人ˇ也不怎么参加选举。社会学家多年来对此争论不休ˇ试图找出原因。与此同时ˇ年轻一代选民人数在1972年竞选中大大降低ˇ以后继续减少(这种情况随着最年轻的选民人数的日益缩小会稍有好转)。尽管两大主要党派竭力吸引年轻的选民ˇ80年代选举人数也没有回升ˇ不过一直在40ˇ上下徘徊。
这个体制已无力激发这些群体的参与兴趣是典型的政府失败的表征。从短期效应看ˇ正如一些杰出理论家试图证明的ˇ这些人进入政治生活恐怕会使政治体制不稳定。参选人数的骤增有时会导致缓解经济不平衡计划的失败ˇ或使蛊惑人心的政客赢得竞选。例如198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时ˇ许多投票支持马里奥ˇ“帕特“ˇ罗宾逊当总统的选民以前从未参加过选举。他们只是被早先的电视传媒上的福音传教般的狡猾的意识形态宣传所吸引。承认存在这些迫在眉睫的难题不能成为不采取行动解决这些潜在问题的理由。忽视让那些疏离政治的公民继续不介入政治生活这一问题ˇ我们就会在将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美国的政治参与ˇ影ˇ的各种形式

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施加影ˇˇ主要是通过行使选举政府官员的权力。他们可以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们的代表ˇ尽管这种接触经常涉及到私人问题。他们可以直接影ˇ官员ˇ在竞选运动中的或在官场上的。一般主要是通过利益集团的行为(本书第五章有ˇ细阐述)。基于党派的选举活动则是更公开的渠道ˇ至少应该是更公开地受到大众的监督和赞助。大约3ˇ5至2ˇ3的人口从事政党或利益集团的活动。个人也可以进一步参与政治活动ˇ他们可以鼓动别人投票或加入政党ˇ大约1ˇ3的人以“舆论领导人”的身份参与类似活动。可是参与更高一层政党活动的人数则大大减少ˇ大约1ˇ5的人参与总统初选ˇ大约1ˇ10的人会赞助钱或花时间参加竞选ˇ或利益集团的活动ˇ或者参加持续的政治工作ˇ只有大约1ˇ20的人堪称为“政党活动家”ˇ只有1ˇ100左右的人才会真正去竞选某个职位。

随着选民百分比的下降ˇ出ˇ了一种重大的阶级差异。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人很少做竞选方面的事ˇ为某个候选人或政党做点儿贡ˇˇ或谋取个办公室里的职位ˇ更没什么人去竞选了。本世纪以来ˇ美国的领导人已经颇具代表性了ˇ可他们仍然主要来自男性白人ˇ而且还是中上层阶级。到80年代中期ˇ全国49万个选举产生的官员中ˇ讲西班牙语的美国人只占0ˇ5ˇˇ黑人占1ˇ3ˇˇ妇女占1ˇ5ˇ。其它群体的利益也没有得到体ˇ。尽管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说ˇ各州立法机构中妇女任职比例增长已超过10ˇˇ到1993年增至20ˇ。少数民族在政府机关里的任职比例也有所增长ˇ但仍远远不能说是充分代表。理论上讲ˇ任何人都可以当选ˇ面ˇ实中ˇ要实ˇ这一点还需要做出许多努力。

1988年牧师杰西ˇ杰克逊颇具戏剧性的竞选活动预示着将来有可能发生变化。他有能力吸引众多黑人团体以外的支持者ˇ这使他成为一个民主党派候选人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很多观察家ˇ信他的候选提名是美国政治史上的分水岭。然而1992年ˇ3名主要候选人(共和党、民主党和一名自称独立的候选人)仍是清一色的男性白人公民。

 

人民能够掌权吗?

从一个方面看ˇ民主意谓着大多数人民赞成他们的政府。在某些方面ˇ这种观点似乎大概括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都可以说成是民主社会ˇ因为任何政府只要能生存下去ˇ就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公众的拥戴。要求更高一点的话ˇ还需要这个体制中要有某种与人民协商的机制ˇ这种协商应该基于双方自愿ˇ而不是单方面提供的施舍。这通常可通过定期的竞选来实ˇ。当然ˇ最终决定这样具有竞争性选举的胜利者的主要原则必须是多数派原则。无论从哪个角度讲ˇ少数派原则不能称得上是民主。所以在美国ˇ对民主的透析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探求多数派裁定机制ˇ以决定谁将掌权ˇ并怎样运用权力。

 

多数派原则的局ˇ性

ˇ法的制定者们对任何形式的暴君统治都十分恐惧ˇ在君主制下生活的经历使他们义无反顾地将立法机关作为政体中最具支配力量的机构。经验告诉他们ˇ各州立法几乎不受任何监督ˇ因此ˇ他们又确立了一整套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ˇ而这些监督机制有时也会对多数派原则产生巨大的对抗作用。ˇ法制定者们最惧怕的是形成多数派专制(正如日后历史学家阿历克斯ˇ德ˇ托克维尔所指出的ˇ这种形式的专横统治正由于它很难令人察觉ˇ也很难废除ˇ所以就更令人惧怕)。因此ˇ他们创立了一种基本的结构体制以实施多数派原则ˇ但仍有一定难度。

立法机构分为两院ˇ基本上仿效殖民地统治时期的两院制ˇˇ皇家议会和殖民者代表大会。除此之外ˇ当时的理论比较顾全各方利益的平衡ˇ因而两院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参议院维护各州利益ˇ无论州面积大小、人口多寡ˇ其利益均可以得到平等的体ˇ。所以ˇ参议员的多数投票表决也仅代表人口的一小部分(只有15ˇ)。这种结构可以防止按多数派意志形成某种决议。有时ˇ甚至少数派提出的立法建议也得以通过。众议院则是按照各州人口比例ˇ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样可以抵ˇ参议院少数派不适当的影ˇ力。不过ˇ假如众议院代表主要由地方名流和利益者构成的话ˇ这样的制约就无法构成。众议院本身并不完全具有代表性ˇ因为无论这个州的人口是多么少ˇ都有一名众议员代表。另外ˇ根据60年代最高法院的裁决ˇ一个州内的各个选区在人口上不能发生太大的变化。第七章里所讨论的历史上的各委员会的上层结构及其工作程序也以两院形或运作ˇ在许多事例中作为对多数派意见的有效监察。

由于美国实行选举团制度ˇ所以总统这一职位也不是代表一个明确的多数群体的。选举团的分配比例根据与该州在国会议员中所占的比例ˇ一致ˇ而获取代表团全票选举的得胜者会偏离普选的结果。1824年选举约翰ˇ昆西ˇ亚当斯ˇ1876年选举卢瑟福ˇBˇ海斯ˇ以及1888年选举本杰明ˇ哈里森时ˇ选举团选出的候选人实际上在普选中失败了ˇˇ1876年的情况是ˇ国会委员会确定了几种选票的分配之后ˇ才出ˇ这种情况的。由于有多个候选人ˇ对13位当选的未获半数普选票的总统来说ˇ选举团是把未超过半数票的多数票(得票最多者ˇ而不是半数票加一票)转变成了超过半数票的多数票。

轮到总统选择联邦法官时ˇ联邦法官不必顺应多数民众的意愿。例如ˇ如果绝大多数公众感到ˇ人工堕胎是不对的ˇ或者反歧视行动不合情理。这些观点对法官没有任何约束力。除了很少使用ˇ也很难适用的弹劾程序以外ˇ公众没有办法罢免一名联邦法官。

ˇ反地ˇ州政府ˇ然是依多数派原则行事的。按照最高法院的裁决ˇ所有州立法机构都按人口比例ˇ而不是按各ˇ或其它政治派别分配两院名额的。尽管70年代的裁决曾允许在一个院里ˇ对长期在位的派别可以偏离按人数比例的原则存在ˇ但对多数派代表的束缚仍然保留着。各部门行政长官ˇ有时包括国务院负责人也都是直接选举产生的。绝大多数州还有选举产生法院的法官(尽管许多州提出建议ˇ减选举产生的法院法官ˇ或者将选举产生与特别任命小组结合起来)。

在州以下的各级政府中ˇ多数派原则就不那么起作用了。在许多特殊选区ˇ由于对投票的ˇ制ˇ多数派原则被谈化。加之ˇ许多市和ˇ政府提供的是混合的或是授权式的职能ˇ以及复杂的选区划分方法、不受公众控制的被委任的委员会等等ˇ更使该原则体ˇ不利。这些ˇ制ˇ尤其是在大选区针对少数民族的歧视ˇ将随着投票权利法案修正案的实施和1983年最高法院对有关(罗杰斯ˇVˇ洛奇一案)乔治亚某ˇ利用大选区来防止黑人官员当选的裁决而逐渐ˇ失。尚不明ˇ但日益壮大的成百上千的“影子政府”ˇ诸如一些共管协会或航空机构ˇ是不容忽视的。他们虽然不对公众负责ˇ但却对许多影ˇ公众利益的问题有发言权ˇ比如说ˇ交通问题。

地方一级政府无法执行多数派原则这一事实意义尤其重大ˇ因为正是对这一级政府ˇ公民才最有机会参与自治。可是ˇ目前ˇ在这一级政府中人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体ˇˇ公众对政治的参与远远不够ˇ因此常会发生腐败和根深蒂固的少数派专制统治。许多表面上是城市的政府ˇ实际上只不过是大面积ˇ村城市化ˇ没有他们自己的政府。令人鼓舞的是尚有许多人对参与政治感兴趣ˇ他们组织起许多ˇ互联系的街区俱乐部和居民协会ˇ以及举行其它活动来推动参与对学校、交通和对生活的其它基本方面的管理。有些时候ˇ这类活动是有目的的反击ˇ但是这些努力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

多年以前ˇ托马斯ˇ杰弗逊曾提出ˇ为了美国试验的成功ˇ一个迫切的要求就是提供一些手段ˇ靠普通公民组成他们的政府同时也能选择他们的政府。他倡议建立一种监督机制作为任何政府的基本单位ˇ由上层机构掌握ˇ可以有部分的权利选择政府的成员。这个观点并未得到实ˇ。ˇ反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ˇ自治村镇和居民区已失去了任何真正的政治自治ˇ连城市自身也常常被剥夺采取必要措施改善自身状况的权力。与此同时ˇˇ村区域也ˇ入萎缩状态ˇ各种各样的地方政府而今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直接民主本该在地方政府体ˇˇ可直接民主的匮乏仍然是政治体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多数派意见的局ˇ性

美国政治中另一个不利于代表人民利益形ˇ的特点是选民在试图通过投票影ˇ政治时会遇到困难。各政党的政策立场模棱两可ˇ而具体候选人又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注重问题的选民必须依靠每位候选人参加竞选时的声明才能弄清这位候选人以及他 /她所代表的政党的政策观点。然而竞选声明一般都华而不实、自ˇ矛盾、表意笼统ˇ时而出人意料ˇ时而谋划周密。即使是聪明得足以透过这些雾障ˇ或许借助以往的投票纪录ˇ看到本质的选民ˇ也不大可能发ˇ被提名的候选人是否支持自己的所有观点。更可能的是ˇ每一位候选人的竞选发言良莠混杂、褒贬各半ˇ选民必须决定究竟哪一种组合最令人满意。然而ˇ1980年总统选举却是个例外ˇ涉及到了一系列复杂因素ˇ里根的年龄、卡特的能力、ˇ任政府的丑闻、约翰ˇ安德森作为“独立候选人”的权利ˇ以及共和党在社会问题上的保守立场等等。没有一个问题能在1984年的选举中独立地占据主导地位ˇ那是一次有着浓厚个人色彩的竞选ˇ尤其是里根总统个人对选民的吸引力。不过ˇ增税问题成了蒙代尔失利的主要因素。1988年ˇ乔治ˇ布什获胜全靠他的反复许诺ˇ“我保证ˇ不会有新的税收”ˇ说明税收问题仍至关重要。尽管如此ˇ结果ˇ然是双方胜负参半。尽管共和党的布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ˇ民主党却增加了他们的政府成员ˇ保持了对国会的控制ˇ在两院的势力也大大增强。1992年的选举ˇ问题也很纷杂ˇ但是经济问题ˇˇ以及布什政府的表ˇˇˇ主宰了此次竞选。民主党不仅控制了众参两院ˇ而且候选人当选了总统。

因此ˇ解释每次选举的结果ˇ尤其是从政治问题的角度来解释都是困难的。1972年选民给了理查德德德ˇ尼克松有史以来第二次最大的得票差额当选ˇ但却在国会里增加了他的政敌。1984年ˇ里根总统得到59ˇ的选票ˇ但众议院中共和党席位只有适当增加ˇ而参议院的席位反而略有减少。1988年也出ˇ了同样的情况ˇ选民们把54ˇ的选票投给了布什总统ˇ但却回报给民主党较大优势的国会班子。选民一般出于对ˇ任总统的不满而不考虑ˇˇ任总统挑战的候选人所持的观点来决定投票ˇ或者出于不理解双方的观点ˇ出于对自己党派的忠诚ˇ出于个人性格、民族、ˇ貌或投票地点等因素(那些名字列在前面的一般来说会有些优势)。候选人可以轻松自如地根本不阐明自己的立场ˇ或表达犹疑不决、前后矛盾地答案。一旦就职ˇ他们可能会采取完全不同于曾拥护过他们的广大选民所期望采取的措施(自从1980年以来ˇ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曾在税收和赤字方面表ˇ过令人吃惊的态度ˇ几乎完全背离了本党传统的政策立场ˇ以前民主党一ˇ主张赤字开支ˇ共和党坚决反对这一作法)。如果选民发ˇ自己在具体问题上完全被他ˇ她所信任的候选人愚弄了ˇ那么这位选民就会因此对政治彻底丧失信心。

第五章将讨论的公民立法提案权和公民复决权ˇ是ˇ制公众影ˇ力模式的例外。在即使立法、行政、司法部门全都拒绝采取行动的时候ˇ这些是选民们针对具体问题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这些手段已在西部各州得到广泛使用(例如ˇ在加利福尼亚州ˇ仅1984年一年ˇ选民就成功地使用了250多次公民立法提案权)。1992年选举中ˇ州投票时就提出了232条建议ˇ包括ˇ法修正案(在18个州都可能获通过)。1992年42个州都有这样的情形。有人一直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引入公民复决权ˇ至少有一家定期刊物已全力以赴使公众尽快熟悉并掌握这些手段。

然而ˇ由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经历ˇ使许多为取得公民立法提案权和公民复决权而努力的人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ˇ减缓了将这些手段引入联邦一级政体的步伐。这些措施将对民主进程有独特价值的贡ˇˇ而且正是由于实施了这些措施ˇ才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在过去10年中ˇ一些州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带领下ˇ在各自的政治生活中给予这些措施很高的评价ˇ但这些措施也的确存在程序上和实质上的不足。投票一般都是表示“是或不是”ˇ是由选民表示完全接受或拒绝接受ˇ但不能做出任何修正或改进。写作水平低或冗长无味的建议书一般都不会被批准ˇ仅仅因为它们太难读懂ˇ支持者甚至会凭印ˇ投反对票ˇ还以为他们投得对呢。在这样的基础上ˇ立法提案权尤其易受到责备ˇ1988年加利福尼亚州的29ˇ动议书中有一ˇ长达102页ˇ批评家估计在投票站ˇ每位选民恐怕要花45分钟才能全部读完。官员们不得不要求选民投缺席票ˇ拿回家去读。

在最近几届的竞选中ˇ由于这样的投票方式已经花费了大量的金钱ˇ尤其是那些焦点放在税收措施的投票。其它重要问题包括道德讨论和民权自由等。1992年俄勒冈州就有个不同寻常的例子ˇ那里的选民使用提案权ˇ要求在州ˇ法中明确规定同性恋是不合法的ˇ是“不正常的、堕落的”。许多特别利益集团提出越来越多的不顾穷人、只考虑富人利益的建议(最高法院近年来已做出裁决ˇ宣布ˇ制个人或集团在公民立法提案和公民复决方面使用金钱)。ˇ减税收和公众开ˇ的措施几乎在所有的州得到提出并通过。州政府维持同样的为公众服务的水平的能力不足已经引起了某些对由公民复决权或提案权提出的立法建议的强烈而不利的反应。的确ˇ在政治上一ˇ如此ˇ很难对表面上看来颇为民主的机制做出简单、绝对的判断。

 

多数派原则与少数派权利

在一个多元化的国家里ˇ无论多数派的影ˇ有多大ˇ都会出ˇ一个少数派的权利问题。多元化社会至少应由两个以上的不同的种族、宗教、国籍、语言或地区亚文化的群体组成。这样的社会很少是民主的ˇ大多数都是由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群体或联合体或由其中一个在国家军队力量方面有垄断权力的坚定的少数派来管理的。中国和俄国是由一个或两个大的群体来管理的ˇ南非作为一个多元化社会仍由白人少数派统治者主宰ˇ这些白人少数派又分成讲南非公用语和英语的两个群体。瑞士和加拿大是多元化民主社会中规模小得多的国家ˇ在那样的民主社会中ˇ少数派利益和多数派原则尚能谨慎地保持着力量的均衡。

美国尤其受着少数派利益问题的侵扰ˇ因为美国是个由如此众多不同派别、群体组成的国家。ˇ法的制定者和权利法案的支持者一直都重视对多数派原则进行监督ˇ以便保护少数派的权利。有时ˇ这些监督措施转变成少数派争取统治权力的渠道ˇ多数派原则反而成了少数派控制局势的一种手段。随着大熔炉的理ˇ逐渐被反复申明的差异性所代替ˇ一ˇ就很难做的调和少数派及多数派的利益的工作ˇ在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双语教育、社区服务设施和管理ˇ甚至包括种族和民族隔离等一系列问题将继续成为政治生活中的棘手问题。对任何一个多元化的体制来说ˇ这些问题也许都是不可避免的ˇ但是ˇ矛盾冲突的结果程度只得依据政治文化的价值观来衡量了。社会公众对政治了解或ˇ信多少?他们给予民主价值何种支持?他们对少数派对抗式的权利给予多少重视?政策的类型是什么?

 

人民的民主ˇ政治的环境

对于构成我们ˇ有社会政治文化的各群体的政治信仰、情感和价值观念ˇ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已做了ˇ当广泛深入的研究。对民主来说ˇ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对政治自由在美国的抽ˇ表述ˇ也如同在其它西方国家一样ˇ比如在英国ˇ赢得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ˇ深得人心。然而ˇ一旦抽ˇ原则转化为具体的问题ˇ如ˇ无神论者和共产主义者的言论自由ˇ学校是否应该雇用同性恋者ˇ被指控的强奸犯的权利ˇ黑人家庭自由地与白人家庭为邻等等问题ˇ那么ˇ对理ˇ化的观点的支持便骤然减少。总的来说ˇ比起一般公民ˇ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人在具体问题上的态度是ˇ当宽容大度的。即使如此ˇ领导层中有ˇ当一批少数派ˇ有时数量接近多数ˇ不能容忍人民的民主要求和少数派的权利。

 

政治文化和民主

一位分析家将这种情感称为“工人阶级的权力主义”。公民一般对于ˇ工会这样与经济密切ˇ关的事情大都采取开放、自由的立场观点ˇ但一涉及“非经济问题”ˇ例如言论自由ˇ便对他们认为持危ˇ观点的人ˇ尤其是那些能影ˇ孩子们的人ˇ采取毫不留情的反对态度。领导者们则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这种权力主义ˇ因为他们从受过的良好的教育中获益ˇ有一个多少令人愉快一些的境况ˇ薪水高些ˇ有较多的休闲时间ˇ对工作更加满意等等。换个更具有讽刺意味的说法就是ˇ领导者们ˇ有更多的权利ˇ可以选择在哪儿生活ˇ在哪儿工作或者送自己的孩子去哪里的学校念书。

美国政治环境中第二个令人不安的因素是绝大多数人强烈的政治疏远感。普遍的观点是ˇ政治是一种“肮脏”的交易。父母仍从未梦ˇ孩子长大了会成为一名政治家ˇ尽管他们也认为梦ˇ当总统不是未尝不可的事。人们提及政府时ˇ通常都用“它”或“他们”来称呼。很少有人谈起政府ˇˇ是在谈论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ˇ更少有人把政府ˇˇ成自己的政府。结果是产生ˇ当广泛的孤独无助感。有时ˇ这种情绪会酿成大乱ˇ导致自残行为或集团暴力。从这个意义上讲ˇ暴乱就是参与者为了实ˇ他们某种需要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这种潜在的政治愤怒或许为人操纵ˇ但是暴乱往往不需要煽动者ˇ而且如果时机不成熟ˇ煽动者也无法兴风作浪。与暴乱不同的另外一种局面更不足取ˇ即公民对政治的漠然和麻木ˇ不能理解或控制他们的领导。偶尔也出ˇ一个新的政治人物鼓动那些对政府不满的公民支持他的竞选。1992年ˇ罗斯ˇ佩罗参加竞选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政治社会化和民主

构成美国政治文化及其亚文化的见解和价值观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ˇ这个传递过程称为政治社会化。这个词指的是社会如何通过ˇ年轻一代教授那些政治观念使社会自身以及社会的政治观念长久存在下去的一种方式。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ˇ发生影ˇ的主要领域是家庭、学校、媒介、成年早期的经历ˇ同龄人群体也起一定作用。

家庭中父母和年纪稍大一些的孩子能影ˇ年纪较小的孩子的早期政治观念。家庭中形成的权威模式、父母对外界权威流露出、的看法、直言不讳表述的观点以及父母信仰的总体模式都是构成孩子对社会不断增长的感知和他或她试图与之ˇ联系的背景。另外ˇ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也对孩子树立政治态度的环境影ˇ起作用。孩子上学以前ˇ他或她就已经有了些感性认识ˇ知道政治制度是怎么回事ˇ知道该对政治采取什么样的“正确”态度ˇ与其它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交往也对孩子们有潜移默化的影ˇ。

孩子接受的教育对政治社会化有很大的影ˇˇ在这里面产生一个很大的差别。那些只上过小学和中学的ˇ尤其是只上过职业学校的ˇ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与那些准备要上大学的完全不同ˇ这种差异又因不同家庭及同龄人的不同经历而有明ˇ增加。对整个群体而言ˇ公立学校很少为孩子们开展有关政治和经济ˇ实的严肃讨论。只有在特别的历史课上才会触及美国历史的瑕疵或审视美国当今面临的问题。有多少中学生认识到了美国城市发展中警察的政治作用?又有多少中学生注意到了在美国的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一个明ˇ的低阶层?知识的医乏ˇ再加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那种常有的家长式权威关系导致学生对政治ˇ征物至多抱着盲目的忠诚ˇ包括对国旗、国庆礼炮、国歌和ˇ法的忠诚。尽管在公民学课程里也强调公民投票参加选举和公民履行职责的问题ˇ但是却没有讲述那么多参与的价值或根本不讲述。当ˇ当数量的公民把政治权利当成繁重的负担时ˇ就彻底背叛了两个世纪以前为建立独立的共和国而奋斗的那些人的理ˇ。

政治社会化的第三个阶段是中学毕业后的那些年。目前ˇ高中毕业生中40ˇ以上注定要上大学ˇ其它的毕业后就去找工作ˇ绝大多数都不再返回学校了。许多去上大学的人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ˇˇ再加上所受的自由开放的中学教育ˇ一般比他们同龄做工的人对政治持有更加宽容、更加怀疑的态度。而大学学府则通常会加大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ˇ使大学生们与他们父母的偏见决裂ˇ树立他们自己的政治立场。尽管高等教育与保守的经济观点密切ˇ关ˇ部分原因是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一般比较高ˇ但这种政治保守立场也不是一般认为的那种“工人阶级的权力主义”的保守立场。因此ˇ高等教育不仅一贯地在上下两代人之间造成代沟ˇ而且也在同代人之间造成同样大的裂痕。

当然ˇ已有一些迹ˇ表明ˇ这种标准的政治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正在崩溃。以许多新形式迅速发展的大学教育、劳动大军对工作本质的激烈态度ˇ再加上妇女在政治和社会中日益强大的作用ˇ均使得未来的政治环境变得无法预测。无论是否受过高等教育ˇ各年龄段的劳动者普遍关心经济的组织和调控ˇ特别是他们的职业问题。各阶层的妇女已不再满足于服务和屈从的角色。与此同时ˇ许多按传统将去读大学或大学毕业后将从事专门职业的人正在选择可替代传统生产性的工作ˇ这种工作往往比低等的白领阶层或服务性工作的薪水多ˇ因此ˇ从人们对政治或其它问题的态度上ˇ已看不太出是否上过大学了。90年代早期的经济衰退ˇ使大学毕业以及未读过大学的人的失业率上升ˇ强化了上述的转变。

当然ˇ所有这种骚动将仅仅导致改变而不会引起发展。但是当前的趋势ˇ然不必ˇ那个方ˇ引导。例如ˇ很清楚ˇ政治生活中的妇女并不只反映男性所主张的观点。由工作和教育的变化所产生的社会和政治的骚动ˇ伴随着妇女和少数派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ˇ使得美国政治有可能朝着与独立战争的精神一致的方ˇ前进。

 

人民的民主ˇ政治的影ˇ力

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ˇ互作用而产生了政策ˇ它们是政府用以调节和指导实ˇ总目标ˇ诸如机会平等或全民就业的具体行为的根据(本书第十一章还将ˇ细讨论政策)。我们在此必须考虑的是ˇ政府的政策在何种程度上减少或加大了社会和经济的不公正ˇˇ。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与我们评价美国是怎样一个民主的国家ˇ关。

作为一个政治问题ˇ资源的分配可以两种途径来解决。第一个视点是最基本的感官能感受到的贫穷ˇˇ食品、衣物和住所的不足。ˇ人贫困使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连起码的政治参与权利都无法保证。勿庸置疑ˇ美国至今还存在着贫困。参议院各委员会、私人资助的研究部门和许多政府行政机构的统计人员都可以证明ˇ在过去25年中ˇ百万计的人民一直受着贫困的煎熬ˇ结果造成他们的孩子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在智力和体力低下的状态。60年代ˇ对报刊头版报道的美国的贫困问题ˇ政治系统做了部分ˇ应的努力ˇ减小了贫困的范围ˇ至少从政治家直接关注的领域里革除了贫困ˇ但远不足以从美国ˇ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ˇ完全根除贫困。随后ˇ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ˇ由于ˇ减了许多国内ˇ目ˇ贫困ˇˇ又有所增加。到80年代末ˇ贫困率又稍有下降ˇ但到1990年和1991年贫困率又回升。只要达种基本的不平等存在ˇˇ而且种种迹ˇ表明有更多的人的生活又降至贫困ˇ以下了ˇ政治体制本身在为民主而战中就必然要丧失战斗力。

第二个视点是贫困ˇ以上的分配。统计数字表明ˇ国家的收人和财富的拥有严重地聚集在社会的上层。在收入分配上ˇ最上层1ˇ的人的税后收入ˇ当于最下层40ˇ的人的收入ˇ上层20ˇ的人的收入是下层20ˇ的人的收人的7倍。换句话说ˇ80年代中期ˇ最上层20ˇ的纳税人所得占国家个人收人的大约40ˇˇ而最下层20ˇ的人所得占6ˇ。财富、资源的拥有就更加集中。最上层lˇ5的家庭拥有全国80ˇ以上的财富ˇ最下层1/5的家庭一无所有。在上层中ˇ员上层1ˇ的人就拥有全国下层90ˇ的人的财富。自20年代开始这方面的统计以来ˇ这一模式就没有多大的改变。直至70年代ˇ收入分配才逐步趋ˇ合理。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ˇ财产占有的分配却变得不合理起来。然而进入80年代ˇ收入分配模式也开始偏离合理的轨道ˇ自1977年到1990年ˇ上层集团获取了更大财富ˇ可中下层的收入却开始下降。1992年实际工资的平均水平比20年前还低。

政府在税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如果有的话)也收效甚微。美国税收数额无论多大ˇ也占不到收人的30ˇ。富人们经常偷减或完全逃避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包括地产税、资金税和礼品税)。除此之外ˇˇ售税、社会福利救济津贴扣除以及财产税给广大中下层造成的负担远比给富人们造成的要沉重很多。80年代这些税ˇ有所增加ˇ90年代也许还会增加。自1976年以来ˇ政府和反对派提出了许多有关税收改革的建议ˇ这些建议几乎全部是针对减少税收的。1981年的大减税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减税举措ˇ上层少数纳税人从中大大获益。1987年生效的税收改革废除了一系列的税收壁垒ˇ增收公司税ˇ减免一部分低收入人的税。然而ˇ税率的降低抵ˇ了这些税收新变化ˇ使得高收入的人获益匪浅。

政府救济金的构成更强化了这种不公正的税收模式。联邦直接救济穷人的ˇ目(穷人申请ˇ目救济时要证明自己确实需要)占了不到国家预算的10ˇ。国家预算的绝大部分用于支付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农业补贴和失业补偿等的政府津贴计划ˇ目ˇ40ˇ的预算花在这方面。这类支出并未考虑个人收入。有些甚至是将大笔款ˇ支付给了富人(例如ˇ农业津贴就是按农民拥有的亩数支付ˇ这样一来ˇ最富有的10ˇ的农民得到政府该ˇ津贴的50ˇ)。最终ˇ一般政府提供的服务ˇ例如教育、公路建设及保养、警察和ˇ防队在较富裕的社区质量要好得多。较贫穷的社区得自己征重税才能维持最低水平的服务ˇ而富裕的邻区则可以在低税率的情况下维持高质量的服务。到80年代末ˇ所有政府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效果都稍稍偏ˇ于富人ˇ与历来的做法有了一个转变。也许这并不令人吃惊ˇ美国已成为当今处于前列的工业社会中最不平等的一个。

政府ˇ除贫困的ˇ目实施效果如何一直是争论的主题。诚然ˇ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许多ˇ目实施还是有成效的。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公布的数目表明ˇ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成功地使贫困率大大降低ˇ即使到80年代后期ˇ贫困率又有回升时ˇ政府救助ˇ目也至少将贫困率压低了40ˇ。支持和反对ˇ行的社会福利体制的人ˇ仍在不停地争论ˇ除贫困计划的方ˇ问题ˇ但是ˇ在1992年仍有将近3600万美国人生活在官方所认定的贫困ˇ以下ˇ因此ˇ对于是否应该继续实施这些ˇ除贫困的ˇ目似乎无可争议。

收人分配对于公民参与政治的程度和对待政治的态度ˇ以及他们对民主的支持有着很大的影ˇ。只要财产占有的分配在美国仍存在着同样的失衡ˇˇˇ民主政治就将保持ˇ当的局ˇ性和肤浅程度。既然政府的政策容忍、甚至鼓励经济的不平等ˇ无疑也会造成政治的不平等和政治文化的不民主。80年代的竞选对政府采取的有关经济以及经济资源和经济力量分配的具体政策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我们至今还未回答这些质疑所隐含的根源问题ˇ怎样才算是公平的经济力量分配?如何实ˇ?如果我们找到了答案ˇ我们也就找到了美国民主的位置。

 

民主和自由市场ˇ资本主义的作用

继苏联和东欧各马克思主义者的政府瓦解之后而产生的为保证建立持久的民主所进行的斗争ˇ戏剧性地说明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当马克思主义者的政府为ˇ除对他们粗放的经济政策的批评而战时就破坏了政治自由。新近掌权的持不同政见者试图寻找保障自由经济市场发展的良药ˇ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焦点。左派及右派的政治评论家都把市场赞美成自由的发动机。但市场究竟是什么呢?

市场ˇ从本质上讲ˇ是一种制度的简称。在这一制度中ˇ资源的分配和生产量的多少是由价格来确定的ˇ反过来说ˇ是按照所有者和劳动者、ˇ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自发的联系和交换进行的。从定义上讲ˇ决策已非集权化了ˇ不是一个做计划的过程的结果了ˇ诸如中央计划或五年计划ˇˇ马克思主义体制的特点ˇ多数资源和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ˇˇ私有制也是非集权决策的基础ˇˇ尽管有些社会公有制(也许以合作制形式存在)也适合该制度。我们也知道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体制把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等因素看成是该体制运转的原动力ˇ协调着土地、劳动者和资金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金融资产)。后冷战时期似乎在竭力回避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ˇ或许因为这个词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密切联系。然而ˇ资本主义作为一个词语ˇ无疑承认了经济体制中的所有因素是不平等的。“市场”一词虽然体ˇ实际不够ˇ但却是实际存在的。

的确ˇ理ˇ化的自由交换的体制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的民主模武ˇ公民从竞争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由经济或政治企业家生产的经济或政治产品。作为最终目标ˇ自由市场经济大大激发了80年代末期的变革ˇ并继续吸引着政治上的激进主义。毫无疑问ˇ市场推动了西方和20世纪后半叶新兴工业国家社会繁荣的巨大发展。

然而ˇ只有那些最赋幻ˇ的市场祟拜者才会认为生产者和ˇ费者之间的自由交换原则是社会行动的唯一基础。正如多数派裁定原则受到少数派权利的制约一样ˇ市场也受到其它ˇ关因素的ˇ制。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最重要的ˇ制因素之一ˇ全球国际社会已经决定ˇ无论市场有多大的需求ˇ都应该从社会长远利益出发禁止生产和ˇ费吞噬臭氧层的氟利昂(CFCS)。此类ˇ制的形式多种多样ˇˇ来自英国北部的摇滚乐队也制订了积极的对策ˇ抗议对热带雨林的掠夺和破坏。因此ˇ可以这样认为ˇ生产应保证生态环境的完好ˇ生产出的产品应合乎环境保护的要求ˇ必须对同样的事情做出规定。生产的特性也同样重要。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禁止由犯人或劳改者生产产品的努力(例如反对与中国进行无ˇ制性的贸易)。另外一种ˇ制措施是制订了越来越多的规章约束烟草的ˇ售(广告)和购买(对购买ˇ烟者进行年龄ˇ制)。

作为一个原则ˇ市场的净效应是一种积极的民主。市场ˇ然是一种确定地反映社会公众好恶的手段ˇ它使得干百万人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5C自由地利用市场来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市场当然不能回答每个问题ˇ确立所有的标准。这就需要每个国家ˇˇ尤其是正在发展中的国际社会ˇˇ自己去判断是否并如何ˇ制受大为青睐的短期利益ˇ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而且每个社会必须越来越多地确定ˇ在什幺程度上将ˇ对于ˇ费而言的ˇ诸如储蓄及投资之类事ˇ留给个人决定。这样我们就可以争取创立民主的社会和经济体制ˇ并使之代代ˇ传。可持续的民主的目标ˇ虽不免艰辛ˇ但却是必需的ˇ因而ˇ这就要求市场应占主导地位ˇ但其发展应受到约束。

焦点透视ˇ90年代ˇˇ妇女的时代ˇ

1991年初ˇ明尼苏达州最高法院成为美国历史上法院这一“最后阵地”中第一个女法官占多数的法院。1992年ˇ 由于一年内进行的两次参议员选举的历史性巧合ˇ加利福尼亚州成为第一个拥有2名女参议员的州。在政治上ˇ妇女正在受到青睐ˇˇ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ˇ然ˇ女性个人成功以及广义上讲她们得到ˇ对较平稳但缓慢发展的实例屡见不鲜ˇ女性候选人近年来在许多领域里取得今人瞩目的成就ˇ

*历史上首次一位女性(佛蒙特州的麦德琳ˇ昆宁)得以连任三届该州州长(仅仅15年前ˇ 曾有一位妇女首次当选为州长ˇ而不是因为她丈夫曾担任过州长)ˇ

*各州政府内执掌财政大权的职位ˇ例如财政主管或审计员等ˇ都愈来愈多地由妇女担任(1991年ˇ担任这类职务的妇女就有22名)ˇ

*1988年ˇ1990年ˇ1992年竞选各州政府职位的妇女成功率达到一半以上。1993年各州政府中女议员所占比例高达20ˇˇ创历史最高纪录ˇ

*1990年ˇ在全国范围内ˇ几乎1/3各州最高一级政府职位和地方政府职位ˇ包括各州16左右的内阁一级职位都由妇女出任ˇ

*妇女组织了她们自己的竞选活动筹资机构ˇ例如“妇女竞选基金”ˇ以及“艾米丽的名单”等ˇ它们为女性候选人提供大量的财力资助。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即使在比例最高的州ˇ妇女在每个选举年到州立法机构任职的比率的增长也只是大约1ˇ。按照此一增长率ˇ妇女要到21世纪中期才能使她们在政府中的代表权与她们的人口达成适宜的比例。

在联邦政府里ˇ1993年ˇ538名国会议员中有53位女性(6名女参议员ˇ47名众议员)ˇ为历史最高纪录ˇ达到10ˇ。1993年ˇ内阁成员中有3名女性ˇ最高法院中有1名女性。对女性来说ˇ被提名为总统或副总统候选人还甚么罕见。1992年没有一位女性被各主要政党选为候选人。在女性任政府要职方面ˇ美国已远远落后于其它民主国家。加拿大、德国、瑞士、新西兰以及其它国家女议员的比例比美国的数字要多两倍以上。

就广义而言ˇ在社会基础方面的任何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领域ˇ妇女继续遭到性别歧视和对女权运动的冲击。商界妇女仅仅能够赢得大约6ˇ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位。广大劳动妇女在男性工人挣得1美元时ˇ才挣60美分ˇ这个数字长达25年没有改变。

阿尼达ˇ希尔与克拉伦斯ˇ托马斯(Anita HillˇˇC1arence Thomas)的矛盾冲突(在本书第十章ˇ细讨论)说明了妇女问题与政治的关系的另一侧面ˇˇ有色妇女在政治中的角色。阿尼达ˇ希尔代表着所有成功的黑人妇女ˇ尽管她们容易受性骚扰的侵害ˇ但那些调查这类骚扰案的官员对待她们却比对男性黑人更缺乏同情。一些男性评论家认为ˇ有些被认为是性骚扰的行为充其量不过是“求爱方式”的一种罢了。对托马斯的同情似乎是基于20世纪后期美国黑人男性所面临的特殊困难。这其中隐含的结论必定是ˇ黑人妇女不必受到平等的待遇ˇ她们必须无可争议地站到她们的同胞ˇˇ男性黑人一边。

大法官托马斯的生活经历进一步表明ˇ妇女ˇ无论黑人还是白人常常必须承担ˇ或是外界硬加给她们的沉重负担。当托马斯的父母要决定送他们的一个孩子由他们较富裕的祖父母抚养时ˇ他们选了男孩。法官的姐姐ˇ被法官本人诬为“社会福利皇后”的姐姐却不得已留下来苦苦挣扎ˇ照顾自己ˇ照顾家中其它人ˇ老人和亲戚ˇ她所承担的负担ˇ托马斯永远也不必去承担。

这也是当今妇女在社会地位上的一个根本方面ˇˇ她们注定是贫穷的。1990年ˇ女性当家的大约一半(44ˇ5ˇ)的家庭ˇ其中包括大约60ˇ女性当家的黑人和讲西班牙语的家庭都生活在贫困之中。女性当家家庭的百分比正在随着美国贫困化的日益增加逐步上升。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ˇ就要求美国社会和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革ˇ而这些变革只能靠仍支配着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男性白人的行动才能实ˇ。

1990年人口普查以后选区的重新划分以及其它一些变化ˇ使许多在位的(男性)政治家于1992年的选举中失利ˇ为数之多ˇ史无前例ˇ这就给女性带来参政的新契机。但如果说ˇ在每一位读到此书的读者的有生之年ˇ可以企盼美国政界不再有性别歧视ˇ也是不ˇ实的。

 

建议读物

Alec Barbrook and Christine Bolt. Power and Protest in American Life. St. Martin's, 1980.

Judith Best. National Representation for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Greenwood, 1989.*

David Butler and Austin Ranney, eds. Referendum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actice and Theory.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1978.*

James W. Button. Blacks and Social Change: Impact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Southern Communit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M. Margaret Conwa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2d. ed.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1991.*

Roland Delorme and Raymond Mcinnis, eds. Antidemocratic Trends in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 AddisonWesley, 1969.*

Benjamin Demott. The Imperial Middle: Why Americans Can't Think Straight about Class. Morrow, 1991.

Thomas Byrne Edsall. The New Politics of Inequality. Norton, 1984.*

Sara M. Evans and Harry C. Boyle. Free Spaces: The Sources of Democratic Change in America. Harper & Row, 1987.*

Alan P. Grimes. Democracy and the Amendments to the Constituti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7.*

Herbert J. Gans. Middle American Individualism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Liberal Democracy. Oxford, 1991. One of the key writers on this subject.

Samuel P. Huntington. American Politics : The Promise of Disharmon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Ronald Inglehart. The Silent Revolution :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Christopher Jencks and Paul E. Peterson, eds. The Urban Underclass. Brookings, 1991.*

Bruce Johansen. Forgotten Founders: How the American Indian Helped Shape Democracy. Harvard Common Press, 1982.*

Wendy Kaminer. “Crashing the Locker Room.” Atlantic Monthly, July 1992. The continuing obstacles in the path of women candidates.

Mary Lou Kendrigan, ed. Gender Differences : Their Impact on Public Policy. Greenwood, 1991.

Robert Kuthner. Economic Illusion : False Choices Between Prosperity and Social Justic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87. *

Seymour Martin Lipset. The First New Nation. Norton, 1979.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in America.

David B. Magleby. Direct Legislation : Voting on Ballot Pro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Comprehensive study of referenda and initiatives.

Charles Murray. Losing Ground : American Social Policy, 1950 - 1980. Basic, 1989.* Argues that social programs to help the disadvantaged actually Perpetuate their plight. One of the major conservative books of the 1980s.

Benjamin Page. Who Gets What from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

David O. Sears and Jack Citrin. Tax Revolt : Something for Nothing in Californi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The Proposition 13 battle.

Ira Sharkansky. The United States: A Study of Developing Country. McKay, 1975.* An examin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areas and a comparison to the Third World.

John Simmons and William Mares. Working Together.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5. Discusses worker participation plans in the U.S. economy.

Paul M. Sniderman and Michael G. Hagen. Race and Inequality: A Study in Ameican Values. Chatham House, 1985.

Thomas Sowell. Markets and Minorities. Basic, 1981. The now classic book attacking liberal ideas for advancing ethnic equality through government action.

Abigail M. Thernstrom. Whose Votes Count? Affirmative Action and Minority Voting Righ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Eliot Wiggington, ed. Refuse to Stand Silently By. Doubleday, 1992. An oral history of grass - roots social activism in the U.S.

William Julius Wilson.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The Inner City, 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